Member-only story
鋼彈戰士不會是夢想 強力超人裝十年後將面市
今年六月在橫濱的鋼彈工廠進行了鋼彈 RX-78–2 的「上頭式」,這架高 18 公尺的 1:1 等身大小可動式鋼彈,就要在 10 月正式公開亮相。「鋼彈」是科幻作家對於穿戴式機器人的想像,在現實世界中類似鋼彈穿戴式原理的機器人早已經公開上市,而且未来穿戴式機器人很可能會給人類的生活帶來意想不到的改變。奈良有一家專門製作穿戴式機器人的新創公司 ATOUN ,社長藤本弘道 2003 年從 Pansonic 內部拿到 1 億 8,000 萬元的創業啟動基金之後,就開始思考這套穿戴式機器人有哪些運用的場景?他的想法中,如果沒有想到消費者的需求,光有技術者天馬行空的想像,做出來的商品很可能曲高和寡,很快就會被市場淘汰。於是藤本弘到最後將穿戴式機器人的需求區分成:需要超過體能的重裝備穿戴式機器人以及可以輔助人類的輕裝備機器人。
安養中心重要的輔助設備 提高人類的體能極限
在一個救災現場,穿著腰用穿戴機器人的救災人員正在小心的將地上沙包挪開,現場負責救難指揮的山本裕志說:「這種穿戴式的機器人最大的好處在於,可以迅速地進入救災空間,透過穿戴機器人的動能,提高人類的體能。」這類超越體能的重裝備穿戴式機器人,除了可以救災之外,還可以運用在老人看護上。現在許多安養中心不但遇到人才短缺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照顧臥病在床的老人,不論是翻身擦背或是移動床鋪,都必續要使用到相當大的體力,這類的穿戴式機器人正好可以提供協助。
不需要炫技 重點在於傾聽消費者的聲音
藤本說:「我開發的穿戴式機器人,是可以配合著人們的呼吸同時運作。」也就是說,藤本將穿戴式機器人變成了身體的一部分。對於開發團隊來說,消費者的需求反而比追求炫目的先端技術更重要。藤本弘道說「可以將大家都知道的 Low-tech 轉換成無法被抄襲的操作機能,這才是 ATOUN 與其他公司最大的差別」。 ATOUN 在上個月發表了對於 2030 年的遠景「人類穿上機器人裝之後,可以更自由自在地移動。」也因此 ATOUN 同時把穿戴式機器人改了一個名字叫做 POWERD WEAR ,在 ATOUN 的規劃裡,這些輔助裝置都可以融入在到人們一般的服飾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