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追粉 互粉 加粉 社群平台疲累症候群 讓人覺得累

Joel Fukuzawa
Feb 13, 2021

--

聲音社群平台 Clubhouse 在日本、台灣掀起一波熱潮之後,許多人在 Clubhouse 上找到多年不見的老朋友,也有些人當了十幾年的網友,卻是第一次在 Clubhouse 上聽到對方說話的聲音, Clubhouse 把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從平面的二維世界拉升到三維空間,加上了聲音的即時訊息,多了溫度以及厚度,卻也佔據了人們的生活時間,不少人發現使用 Clubhouse 會像是中毒似的掛在網上,不知不覺幾個小時就這麼耗掉,現在開始出現一種稱為「 Clubhouse 疲累」的現象。住在東京的健太郎說:「有時候走進聊天室只是想要專心聽聽台上講者說話,卻被主持人點名叫上台,不上去又不好意思,感覺挺尷尬的。可是沒想到話匣子一開,就說個不停。」為了避免這樣的「尷尬」,一些以日本人為主的 Clubhouse 聊天室,可以發現台下有些人的頭像會寫著「聞き専(只聽不說)」,就是為了避免被主持人當眾點名的情況出現。

使用兩個帳號 代表裡外不同的人格特質

本從最早的社群平台 MIXI 流行開始,就出現一種稱為「社群平台疲累症候群」的現象,對日本人來說社群平台雖然是網路上的世界,但是總免不了會在網路上,遇到真實世界熟識的人,所以他們習慣把真實世界中的「建前」與「本音」的人際關係模式搬到網路世界上。不論在以前的 mixi 或是現在的 twitter , Instagram 很多人除了註冊一個常用帳號之外,他們還會多做一個「裏垢(私人帳號)」,在常用帳號上,展現的是他們想要跟真實世界接軌的面相,但是「裏垢」表現出來的可能就是他們私底下的本音,多了「裏垢」的功能,讓他們社群平台疲累症候群能夠獲得一定的紓解。但是 Clubhouse 卻不一樣,雖然有人可以利用 iPad 或是 iPhone 分別註冊兩個帳號,但是 Clubhouse 採取電話號碼實名制註冊的模式,所以原則上大部分的人都是一個人一個帳號,想要另外做一個「裏垢」的成本比其他社群平台都來得高。

虛擬世界與真實世界太緊密

使用手機號碼認證才讓不少人驚覺到,原來手機裡的通訊錄已經很久沒有整理。在大阪上班的真美子說:「 有一天系統突然出現了前男友請求加入 Clubhouse…

--

--

Joel Fukuzawa
Joel Fukuzawa

Written by Joel Fukuzawa

福澤 喬_東亜人間社会観察,喜歡讀書與你分享。每天兩分鐘帶你窺探東亞的社會文化動態與經濟趨勢。所有文章不提供免費轉載,如有合作需求請先 email :fukuzawanewmedia@gmail.com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