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起風下雨舊傷疼 梅雨颱風季節容易引發天氣痛!

Joel Fukuzawa
4 min readMay 20, 2020

台灣又到了梅雨季節,很多人的身體會因此出現痠痛的現象,這種痠痛被稱為「天氣痛」。在日本有超過 1,200 萬人患有天氣痛的毛病,他們只要遇到周圍的氣溫、氣壓以及濕度發生劇烈變化,例如豪雨或是颱風接近,外界氣壓將低就會造成血管自然擴張,引發身體內部交感神經活化,導致身體的不適感甚至痠痛感的增加。日本一個專業的氣象綜合情報網站從今年三月開始提供「天氣痛」預報服務,有些醫院開設專門診斷天氣痛的門診掛號,藥廠也陸續開發出專門治療天氣痛的藥物,希望能夠有效解決患有「天氣痛」民眾們的困擾。

菲律賓的颱風 三千公里外也能感受到威力

開設天氣痛門診掛號的日本愛知醫科大學教授佐藤純醫師說:「只要菲律賓附近一形成颱風,我的天氣痛門診人數就會增加,他們的症狀大都會出現頭痛、關節痛甚至覺得全身痠痛,更嚴重的人還會出現暈眩的毛病或是形成憂鬱症。」為什麼距離日本超過 3,000 公里遠的地方所形成的颱風也會影響到日本人的身體反應?根據佐藤教授的研究,形成颱風的低氣壓透過微氣壓的變化,可以傳達到 3,000 公里外某些人內耳的氣壓感知細胞,啟動身體內的一連串反應。「不過遠端的颱風形成,頂多只會出現頭痛或是身體的疲累感而已,一旦颱風接近之後,氣壓明顯下降,各種腰痠背痛的天氣痛徵狀就會逐步出現。這個現象會隨著氣壓下降的幅度而逐漸增加。」不過人體因為天氣痛引發的頭痛、關節痛、暈眩甚至嘔吐的跡象,不會因為颱風過後立刻消失,大概要等天氣轉好之後 2~3 天才會逐漸恢復,這個原因就跟暈車、暈船之後,即便下船也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恢復是同樣的道理。

暈車藥、泡澡 都能舒緩天氣痛的不適感

解決天氣痛的問題,除了可以到特定醫院掛號門診之外,服用暈車藥、漢方五苓散或是使用天氣痛專用的耳塞,都能減緩天氣痛的功用。不過,天氣痛的原因不只氣壓變化而已,溫差大幅度變化也很容易引發天氣痛,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氣溫、氣壓激烈變化的時候,每天睡前泡澡 10~15 分鐘,而且水溫要設定在大約在 38 度~ 40 度左右,這些方式都能有效改善天氣痛的困擾。日本最大的氣象預報資訊網站 Weather News 上,除了每天可以看到氣壓、氣溫、降雨機率預報之外,現在還多了一整個星期的天氣痛預報服務, Weather News…

--

--

Joel Fukuzawa
Joel Fukuzawa

Written by Joel Fukuzawa

福澤 喬_東亜人間社会観察,喜歡讀書與你分享。每天兩分鐘帶你窺探東亞的社會文化動態與經濟趨勢。所有文章不提供免費轉載,如有合作需求請先 email :fukuzawanewmedia@gmail.com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