豊島漁村的小護士 實踐地區長照計畫的推手

位在瀨戶內海的一個小離島豊島,雖然在瀨戶內藝術祭的時候常有觀光客拜訪,但是這裡平常是一個老人過半的高齡化離島。在這島上唯一的診療所裡只配置一名常駐護士,她的工作除了每天陪這些老人家聊天話家常之外,最重要的還是要留意到島上的老人們的身體有沒有什麼突發的狀況,可以在醫師趕到前,進行前期的處置。也因為這位護士,完整實踐了日本對於老人長照從公助、共助、互助到自助的完整體制。

落葉還是要歸根 老人不想離開已經習慣的家鄉
豊島診療所的常駐護士小澤詠子站在診療所門口,看到松田先生推著一輛板車緩緩的往碼頭移動:「你要去接松田太太啦?」松田先生微笑的點點頭,沒多久交通船就開進了碼頭,松田太太一下船就把行李放在松田先生的板車上,兩個七十多歲的老人一起推著板車往回家的路上慢慢的走回去。「松田家的媳婦剛生了小孩,松田太太過去幫忙照顧了幾天,因為不放心松田先生一個人在島上,把媳婦那裡安頓之後,就趕緊回來了。」小澤對於對島上老人們的生活起居幾乎暸若指掌。松田夫婦為什麼不乾脆搬過去跟兒子媳婦住在一起也能有個照料?「松田家的兒子媳婦原本也有這樣的打算,但是老人家們早就習慣島上的生活,要他們離開這個地方,對他們來說反而不是一件好事。」

醫師每週四次的診療 除了看病還要懂得心理諮商
這一天,每個星期有四天的時間,會到豊島診療所幫老人家們看病的岩井敏恭醫師,剛好也跟松田太太搭同一班交通船過來。島上的老人們知道岩井醫師要來,早就在診療所排隊掛好了號。岩井醫師還沒坐定,佐藤老太太走進來就說:「醫生,我的腰好痛喔!」「你是不是在田裡做事太用力了?」「田裡的工作還可以,可能是吃到一個壞掉的番茄」岩井醫師笑著說:「那不是腰痛,那應該是吃壞肚子。」另外一位田中太太看完病之後,看著岩井醫師說:「醫生,我下次還能看到你嗎?」岩井醫師故作嚴肅的看著田中太太「放心,根據你的資料,這一兩年應該還死不了」,整個診療室突然哄堂大笑。

研究島上不法廢棄物 才發現人生的目標
現在豊島的人口大約 800 人,但是有超過 400 名的住民年紀超過了 75 歲。 這個看似清新乾淨的離島,在日本經濟高度成長的時候,曾經是一個堆滿工業廢棄物的垃圾島。小澤詠子還在立命館大學念環境學的時候,就是為了要研究這個離島不法廢棄物的問題,特地從大阪到豊島待了一段時間。但是這一次的調查研究卻改變了她的人生志向「我小時候曾經想過要當護士,但是爸爸當時因為癌症住院,看到護士們沒有同理心的態度,讓我徹底失望,打消了當護士的念頭。一直到我在豊島做研究,才發現原來我內心裡還是想要當一個好護士。」小澤詠子大學畢業後,考了護士執照,自己一個人搬到豊島住。

常駐護士成了老人的心靈的良藥 龍門陣裡觀察老人的健康狀況
現在豊島的老人家們都愛叫小澤詠子的小名「小詠」,不管這一天醫師會不會來島上看病,老人們已經習慣把診療所當成他們的聊天室,三三兩兩聚集在這裡一邊聊天。「小詠是我們精神上的良藥」老人們總愛這樣說小澤,小澤也會在陪老人家聊天的時候,同時觀察每個老人的精神狀況。偶爾遇到常來診療所的老人沒出現,小澤就會開車過去拜訪這些老人的家裡,看看是不是有什麼事情要幫忙。這一天 97 歲的坂江先生沒有出現在龍門陣,小澤立刻去坂江先生探個究竟。原來坂江先生因為發燒,全身沒有力氣起床,小澤量了一下坂江老先生的體溫後,判斷只要先休息就行,「你把你的手機拿出來,我幫你輸入我的手機號碼。」小澤把電話號碼登錄在坂江老先生的手機裡。老先生的家人都搬到都市去了,現在島上只有他一個人住在「只要有什麼需要,你就按這個按鈕,就會撥到我的手機了。」小澤這支手機是 24 小時待機狀態。

地域看護系統 由公助共助互助到自助
「這些老人家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在家裡不造成任何人的麻煩安穩的終老死去。」日本許多地方的老人們,也都有這樣的心願。他們希望能在已經習慣的場所,過著每天習慣的生活邏輯。這樣的心願對於日本整體的醫療保險資源的運用,也有正向的助益。所以日本厚生勞動省現在也在積極推動「地域包括看護系統」,這個系統的構成是由政府提供醫療、看護、預防、居住以及生活支援的「公助」,配合老人的醫療保險、看護保險的「共助」,再加上住民以及志願義工的「互助」以及老人自身對於身體健康的「自助」,從上而下,由裡而外形成完整的老人長照系統。
福澤喬 每天兩分鐘 帶你從縱深潛入 認識日本這個鄰居當了十幾年的記者,希望做的事情就是用文字、影像去傳達心中的一些想法。如果喜歡這篇文章也請讓我知道更歡迎Follow
讓我可以調整寫作內容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