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新創是年輕人的專利? 62 歲老人讓竹林再生

于右任有一次寫了封信給當時的總統府秘書長張群說:「人生七十方開始」,這時候于右任想表達的或許是對於人生快接近終點,卻還沒有想到該留給後代什麼精神資產的悲嘆。不過這一句話在人生 100 年時代裡,或許有更多的正面而且實際的意義。在日本有一位已經 76 歲的新創事業負責人佐野孝志,他在 62 歲的時候從工作了幾十年的重型機具公司退休後,想到客戶對於竹子四處增生,不但破壞水土保持,甚至還有侵蝕到檜木以及板杉這些經濟林木的成長環境,卻束手無策,他決心以花甲之齡創業,把退休延後到耄耋之年,真正實踐了人生 100 年的真諦。

被業務耽誤的發明家 發現強化竹粉功效的關鍵
日本自古就有把竹子磨成粉,撒在菜園農田上,透過竹子維管束內的乳酸菌提高農作物產量的習慣。佐野在機具公司上班的時候,就曾經代理過這種竹粉製造機。但是當他為了要賣這些機器,開始仔細研究這款竹粉製造機的構造,才發現當中有很多可以改進的空間。例如,這些乳酸菌大都存活在竹子的維管束裡,如果機器在粉碎竹子的時候,直接從縱面切開,維管束就會被破壞,這些乳酸菌很快就會死光,當然就無法產生預期活化土壤的效果。佐野曾經提建議給這家竹粉製造機的老闆,建議他改良機器,不要從縱面切,而改由橫面切,這樣就能增加乳酸菌的量,當然也就能提高竹粉對於土地活化的效率,可惜這家竹粉製造機的社長認為「你不就是一個業務嗎?哪裡懂得我們的專業?」根本不把他的建議當一回事。

廠商不做退休之後自己做 六十二歲開始新創事業
佐野對於這一件事情,一直耿耿於懷,卻沒有機會可以實踐他的想法。直到 2006 年他從公司的常務董事的職位退休之後,立刻報考東京大學農學研究所生命科學研究科的研究員職務,他利用大學研究所裡各式的電子顯微鏡以及分析儀,加上東大工學部以及農學部教授們的經驗傳授。總算讓他開發出一款高速竹粉製造機,這款竹粉製造機安裝了 28 片的快速切割刀片,每天可以生產一公噸大小約 300 微米的竹粉顆粒。過去竹子在人們生活中運用的範圍很廣泛,從吃的竹筍到各式各樣的生活用品。但是就像南投竹山的竹子林一樣,當生活中塑膠製品越來越多,竹筍也都從中國進口之後,這一片原本為農村帶來財富的經濟作物,卻因為根部不容做好水土保持,只要遇到豪大雨就成了土石流的兇手。

高速竹粉製造機 重新定義竹子的經濟價值
佐野開發出這一款高速竹粉製造機之後,立刻進行各種不同農林牧產的測試。在他測試過水稻栽培,發現玄米的收穫量增加了 40%,在菠菜園的堆肥裡摻入竹粉之後,甜度也能達到高峰。其他像是地瓜、白菜也都提高了一倍多的收成,甚至連這些蔬菜的保存期限都能比一般方式種植的蔬菜多延長兩個星期的保鮮期。現在佐野的高速竹粉製造機所生產的竹粉不光是給農業使用,也提供工業用途,將竹粉與塑料混合之後不但可以增加強度還有讓塑料有效地在自然環境下分解不會造成污染,現在一些像是 Panasonic 這類的電器大廠也開始採用這類材質當成自家電器的主要材料。

人生百年時代 不要為自己設定天花板
佐野說:「當我 62 歲創業的時候,我就立下目標要工作 20 年到 82 歲,將事業交給後繼者之後,還要再活 20 年到 102 歲才要跟這個世界告別。」許多人聽到佐野這樣的計畫,剛開始都會覺得不可思議,但是十幾年過去了佐野的公司現在的確正在平穩的發展,今年 76 歲的他還有 6 年就可以完成他第一階段的目標。當許多人退休之後立刻因為沒有生活目標,反而快速老去。像佐野這樣到了 62 歲才創業,而且還能夠用平常心逐步完成理想的人,或許才是人生 100 年時代裡,值得稱許的典範。
福澤喬,帶你從縱深潛入去認識日本這個鄰居。當了十幾年的記者,希望做的事情就是用文字、影像去傳達心中的一些想法。
同時也開始用聲音來解說我寫的文章。如果喜歡這篇文章也請讓我知道,同時歡迎Follow
這是讓我調整寫作方向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