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街坊電器行 2.0 版 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
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戰後能夠把松下電器經營的風風火火,一群從 1957 散佈在各地的 National Shop 「街坊電器行」所鋪開的銷售網功不可沒, 1980 年代是松下電器街坊銷售網的全盛時期,當時日本全國的 National Shop 高達 2 萬 7,000 家以上,幾乎只要商品一上架,立刻被秒殺。但是從 90 年代開始,日本社會組成結構發生變化,從過去的大家族為主的社會結構轉換成了以夫妻為主的核心家族。加上日本經濟進入泡沫經濟高峰,中產階級幾乎人人家中都有輛私家車,到郊外各種量販店買東西成了一種時尚,當然也包括電器量販店。
無法打贏量販店的價格戰 那就把量販店當成倉庫吧!
電器量販店的電器商品不但種類多,而且價格透明、便宜。過去為國際牌深入鄉里的電器行,少了價格優勢,開始出現商品滯銷現象。製造商開始要求街坊電器行自行吸收賣不出去的庫存,結果有些不想負擔庫存的店家乾脆減少訂單量,製造商就對這些店家提出每個月酌收商品的庫存保管費,最後造成惡性循環,街坊電器行承受不住現金壓力乾脆宣布關門。曾經是松下電器員工的三浦一光,發現問題出在價格競爭,街坊電器行打不贏這場價格戰。於是他跑去找了日本最大的電器量販店山田電機的社長山田昇商量。三浦說:「現在這些街坊的電器行,完全打不贏有價格優勢的量販店,但是他們的存在對於維持地方經濟的發展卻有一定的幫助。」其實山田昇創立的山田電機量販店,最早也曾經是 National Shop 的成員。山田當時也是因為發現不轉型就得等死,才會冒著沒有松下電器保護傘庇蔭的風險,獨立闖出一條路。所以山田昇比任何人都了解這些街坊電器行的問題,他對三浦一光說:「如果你有什麼好主意,我們一起來做,我一定支持你。」
街坊電器行重人情 量販店有價格優勢各自發揮所長
有了山田昇的保證,三浦一光接著說:「我想要成立一間公司,就像我現在經營的豊榮電器一樣,讓想要賣電器商品的業種加入。」山田昇問:「不管是不是電器行?」三浦一光說:「對,不管是不是電器行。他們只要繳交 10 萬日圓的入會費以及每個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