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萬世一系日本皇室 政教分離後的角色

Joel Fukuzawa
5 min readApr 30, 2019

2019 年 4 月 30 日是日本兩百年來又一次天皇生前退位的日子,上一次天皇讓位是在 1817 年由光格天皇讓位給仁孝天皇。不過,不同於過去天皇讓位,這一次天皇生前退位,在日本國內從皇室到民間對於整個儀式的屬性該怎麼定義,直到現在還是沒有任何定論。會有這樣的爭議,最主要的是日本從二次大戰戰敗之後由麥克阿瑟帶領的同盟國佔領軍要求日本進行全面政治改革,其中最重要的關鍵就是要求必須要「政教分離」,在二次大戰之前日本天皇以「現人神」的身份獲得統治地位。但是麥克阿瑟認為戰後日本必須要重新制定憲法,把日本從帝國制度轉型為自由民主國家。

麥克阿瑟要求政教分離 三大神器沒有定論

日本也依照盟軍的要求,順利地制定了新憲法,成功地從帝國制度轉型到自由民主制度。但是,當中有一個關鍵問題卻一直懸而未決,那就是天皇的象徵地位與天皇在日本神道的角色該區隔到什麼程度?駐日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 GHQ )認為日本皇室傳位的三大神器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必須廢除,但是當時負責交涉的日本法制局幹部井手成三主張,所謂「神器」指的不是 God treasure 而是 Sacred treasure ,但是 GHQ 認爲這只是狡辯之詞,即便是 Sacred 還是有 Religious (宗教的)意義。三大神器的爭論不只發生在 GHQ 與日本法制局之間,即便當時的日本國會意見也是壁壘分明。不過,最後這個問題,被一直擱置沒有處理,直到裕仁天皇駕崩,明仁天皇接任的時候,三大神器的問題又重新浮上檯面。

竹下登內閣認為 天皇代表國家象徵

在明仁天皇「即位禮正殿之儀」的式典中,直接承襲了戰前的模式接受從天照大神萬世一系傳承下來代表正統皇位的草薙剣、八咫鏡以及八尺瓊勾玉的三大神器,當外界質疑這樣的繼承方式是否違反日本新憲法上明定「政教分離」的原則,當時的竹下登內閣則是根據戰後的「皇室經濟法」解釋:「三大神器屬於皇位傳承的歷史器物,所以在特性上具有公務特性,可以被認定為國家行事與宗教無關。」不過在儀式上還是做了部分的修正,當新天皇依循「即位禮正殿之儀」坐上高御座皇位的時候,天皇使用的御璽、國璽與三大神器被同時並列放置,避免政教不分的爭議。

--

--

Joel Fukuzawa
Joel Fukuzawa

Written by Joel Fukuzawa

福澤 喬_東亜人間社会観察,喜歡讀書與你分享。每天兩分鐘帶你窺探東亞的社會文化動態與經濟趨勢。所有文章不提供免費轉載,如有合作需求請先 email :fukuzawanewmedia@gmail.com

Responses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