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本雜誌的奇珍異獸 每個月銷售量不可思議的向上成長!

就在全球出版界大喊不景氣,紙本雜誌印出來沒人買、沒人看的時代,日本一家出版社「晉遊舍」從 2009 年創辦了四本雜誌,當中一本生活商品評價雜誌「 LDK 」從最初的每個月 13 萬冊,到現在每個月發行 21 萬冊。一般的雜誌如果實際賣出印刷總數的六成,已經算是很成功的雜誌,但是 LDK 現在每個月可以賣出八成以上的雜誌。這本生活商品評價雜誌最大的特色就是從封面到封底沒有任何一則廣告,更別說業配文、置入文,這讓負責撰寫內文的編輯群可以毫無顧忌的對每一樣生活商品的優劣進行公正客觀的評價。不過當時 LDK 會採取不刊登任何廣告的方式,說穿了是因為沒有廠商願意投放廣告!

廠商有顧忌不願意下廣告 卻意外走出一條新道路
晉遊舍現任社長西尾崇彦 2004 年進入公司沒多久,公司因為發行了一套反韓的漫畫叢書,不但被日本國內各大報社拒絕刊登任何廣告,甚至還引來國際媒體的批評。這使得準備在 2009 年創刊的 LDK 面臨了廣告主怕被貼上標籤而不願意在雜誌上刊登廣告,這讓西尾崇彦必須思考不同的商業模式突破困境。 西尾前一份工作是在一家代編各家公司社內刊物的廣告公司上班,這讓他思考,有沒有什麼模式可以讓商業雜誌卻不用依賴廣告收入生存呢?「有天下午公司同事剛好打開電視台的購物頻道,我才發現這些胡說八道的內容居然可以用這種方式大量傳播?這些相信廣告下單購買的消費者真的好可憐?」於是西尾開始從海內外出版刊物中尋找合適的商業模式。這時他發現德國、英國都有非營利團體經營的「生活商品評價雜誌」,他們每個月評價生活中各式各樣不同的商品,印刷成雜誌出版,為的是保護消費者的權益,為了保持評價的公正客觀,他們出版不靠任何廣告收入,只是依靠消費者的贊助捐贈。

生活商品評價首重誠信與公正 才能獲得消費者信賴
在日本也有類似的雜誌像是「暮らしの手帖」或是「通販生活」,「這些商業雜誌的形式雖然很接近商品評價誌,但是內容以及編排方式卻太過平鋪直述,而且商品量也不夠多,對於消費者來說,用最簡單的方式讓他們知道他們身邊所有商品的真實評價是最重要的。」 LDK 選定商品前,會先進行市場問卷調查,挑選出消費者最想知道的商品類別,在這些類別的商品上至少設計 3~5 個檢核項目,然後邀請專家、消費者以及編輯群組成的評分小組,對每一樣商品採點打分。例如女性用的美容液,就會針對「使用感」、「保濕力」以及「成分效果」進行評分。評分之後的結果會分成 A, B, C 三個階段,在 A 段班得分最高的商品會給一個 Best Buy 的獎章,當然偶爾也會遇到連 C 段班都達不到的 D 級產品,這個時候內文也會把不推薦購買的理由寫得非常清楚明白。

為了商品測試至少要花上一個月 沒有用過不瞎說
LDK 編制內的編輯人數大約十幾人,其他包括外稿寫手總人數超過 70 人以上。這群人要負責雜誌裡每份測試報告的內容以及實測評估,每一項評測至少要花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如果遇到種類品項比較多的項目,像是洗潔劑或是化妝品這類的品項,測試時間有時候花上 2~3 個月也是常有的事情。有時候甚至有些編輯為了要體驗運動減肥的效果,把自己當成小白老鼠,到特定的健身房參加三個月的密集課程,依照親身體驗的結果與心得寫成報告公布。由於 LDK 堅持沒有任何廣告,所以編輯群能夠發揮的空間也就變得更大,他們在評論上使用許多活潑卻帶著辛辣的評語,反而成了吸引讀者的賣點。

紙本、數位以及認證標章 支撐營運資金鐵三角
當知名度做出來之後,會有許多廠商主動表示希望提供商品讓 LDK 團隊評比測試,這時候編輯部會告訴廠商不保證不會說壞話,如果心臟夠強歡迎提供商品測試,這反而踢出一些心存僥倖的廠商,讓敢提供測試的廠商幾乎都對於自家的商品有一定的自信。目前支撐 LDK 營收的收入來源可以分成三大支柱:紙本雜誌以及電子雜誌的定期訂閱以及零售,另外一個就是 BestBuy 的認證標章。「雖然大家都說紙本雜誌已經成為夕陽產業,但是紙本雜誌的發行卻是電子雜誌訂閱成長背後的重要推手。所以不論是紙本還是電子雜誌都很重要。」至於被選為 LDK Best Buy 的商品,在消費者心中都能立刻佔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如果這些廠商支付商標使用權,就可以做成貼紙或是在網路以及各種宣傳活動上使用。

網紅過剩良莠不齊 公正客觀的媒體平台價值再現
不過,有評比就會有差別,有 Best Buy 當然也就會有 Worst Buy !所幸十年下來並沒有廠商因為被評為 Worst Buy 而前來客訴。「其實我們所指出的缺點,廠商自己也應該很清楚,他們頂多會抱怨說,別找我們開刀,或是為什麼不給我們解釋機會。這樣子而已。」西尾想了一下,十年下來累積的數字,更能夠佐證 LDK 編輯團隊的功力。當網路將傳播的方式簡單化、方便化,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媒體的時代,有些號稱人氣數十萬的網紅、 KOL ,一次的宣傳費用動輒數萬元,可是不論是廠商或是消費者都不太確定這樣報導的可信度究竟有多高?西尾社長旗下的生活商品評價雜誌,在網紅時代逆向操作,反而因為受到消費者以及廠商的信賴而成長,這個例子可以讓我們對於快速爆炸的資訊時代,學著從不同角度看一下身邊的事物。
福澤喬,帶你從縱深潛入去認識日本這個鄰居。當了十幾年的記者,希望做的事情就是用文字、影像去傳達心中的一些想法。如果喜歡這篇文章也請讓我知道,同時歡迎Follow
這是讓我調整寫作方向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