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紅磚鐵道的秘密 如何從一場地震誕生出日本獨特的鐵道下餐飲街

Joel Fukuzawa
Sep 2, 2023

--

正好是一百年前的 1923 年 9 月 1 日,日本關東地區發生了一場震度規模 7 的大地震,這場地震造成超過10萬人的傷亡,卻意外地發展出了一個一直持續到現在的鐵路高架下餐飲行業。鐵路高架橋下方也被稱為「鐵道下(ガード下)」的地方,在紅磚鐵道高架底下,會有連成一線的餐飲店。許多上班族在結束一整天忙碌工作之後會在這裡小酌一杯,談論工作或私事。帶動這種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東京的一家賣關東煮的小吃店。這家現在叫做「岩崎」的關東煮,最早是在 JR 山手線有樂町站的日比谷出口走出來,朝向新橋方向,那一排鐵道高架下的第一家餐館。「岩崎」在1920 年代關東大地震之後,就在這裡進駐。原本「岩崎」關東煮舖子開在淺草,但是關東大地震,把整棟房子夷為平地。老闆岩崎善衛門,聽說當時還是屬於日本鐵道部管理的紅磚鐵道高架有空位,雖然這裡常會聽到火車孔隆孔隆往來的聲音,但是可以遮風避雨,又不需要支付使用租金。善衛門跑去跟管理鐵道的鐵道省商量,獲得了許可,成了第一家開在鐵道下方的小吃店。

24小時不打烊 因應報社夜貓子的食堂

原本只是岩崎善衛門在地震之後的權宜之計,沒想到當時的有樂町正好是許多家報社的總部所在地,有樂町也被稱為報社一條街。為了照顧這些沒日沒夜工作的報社員工,岩崎把小吃店改成 24 小時營業,只要想吃飯,隨時都能夠準備一份熱騰騰的飯菜。由於高架鐵道下的人流大,再加上報社員工們的捧場,「岩崎」的生意越來越好,也開始吸引不少小吃店以及商家,如法炮製,在 JR 的高架鐵道下,除了餐飲店之外,後來還出現了包括計程車公司、物流配送倉庫等等。不過,應該有不少人會覺得好奇。當時日本在東京興建鐵道的時候,為什麼要刻意將鐵道架高?結果騰出了這一整排沒有被利用的紅磚空間呢?

蒸汽火車與木造樓房 火災隱憂的挑戰

根據文獻的記載,這一段從新橋車站到上野車站之間的紅磚高架鐵道,當時會把鐵道架高的原因,只是不希望讓東京被鐵道切成兩半。因為從新橋經過有樂町到上野的鐵路沿線,正好是東京人流以及車流最大的地方,如果粗暴的將鐵道平鋪在地面上,會立刻造成東京人出入不便。再加上,早期的蒸汽火車燃燒煤炭產生動力,火車經過的地方經常會有炭火的星子噴飛出去。東京的木造樓房又特別的多,萬一引發火災這個責任誰也扛不起。於是,當時負責鐵道高架建設的鹿島建設公司,就提議將鐵道從平面…

--

--

Joel Fukuzawa
Joel Fukuzawa

Written by Joel Fukuzawa

福澤 喬_東亜人間社会観察,喜歡讀書與你分享。每天兩分鐘帶你窺探東亞的社會文化動態與經濟趨勢。所有文章不提供免費轉載,如有合作需求請先 email :fukuzawanewmedia@gmail.com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