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媒體的關鍵字當道 年輕人不愛用 Google 搜尋資訊

日本大約從 2016 年開始,年輕人對於網路資訊的搜尋習慣開始發生改變,他們漸漸地不再去 Google 這類的搜尋引擎尋找資訊,反而轉向輸入 Hashtag 關鍵字取得他們想要的資訊。根據日本一家專門進行網路行為分析的公司 Macromill 在 2018 年 8 月所公布日本消費者的消費意識以及金錢使用的趨勢報告中可以發現, 15~38 歲的年齡層中,有五、六成的消費者受到社群媒體情報左右了他們購買消費的意願。這當中影響最大的社群媒體分別是 Twitter 以及 Instagram 。不論是哪一家的社群媒體,他們的搜尋方式都是透過輸入關鍵字的方式進行檢索,而且他們現在還有提供打入關鍵字貼文後,就能自動整理所有在社群媒體公開內容到一個資料夾上的服務,這讓消費者隨時都能檢視他們所關心的最新內容。

搜尋引擎的資訊順序 成了年輕人不願意信任的關鍵
例如過去要找一間有名的鬆餅店,在搜尋引擎上輸入「鬆餅店 好吃」只會出現一些介紹鬆餅店的網路連結或是媒體報導,但是在 Instagram 或是 twitter 只要打上「鬆餅店 好吃」就能立刻搜尋出好幾頁的消費者實際去了哪些好吃鬆餅店的貼文,如果再加上追蹤這些鬆餅店的官方帳號,這些社群媒體就可以自動的聚集相關的資訊。加上這幾年像是 instagram 的投稿內容慢慢的從照片貼文朝向影片貼文的方向發展,這也加速了年輕人使用 Instagram 輔助他們取得消費資訊的習慣。

判斷資訊是否值得信賴 看有多少類似貼文
今年 24 歲的金濱聡美就是一個重度的 Instagram 的使用者,問他為什麼不太用 google 搜尋?她說「如果拿 Google 以及 Instagram 相比,兩家的資訊內容並不一樣。 Google 檢索排列在前面幾頁的幾乎都是業者或是媒體整理好的內容資訊,對我來說會產生懷疑,這些資訊都是真的嗎?會不會只是業者的自說自話?但是如果透過 Instagram 的關鍵字搜尋『鬆餅店』、『好吃』之類,卻不容易出現被業者以及媒體左右過的資訊。」尤其是消費者 Instagram 直接從照片或是影片上看到的商品訊息,更容易從他們自己的角度判斷這些訊息是否可以信任。

關鍵字影響最深的產業 觀光、食品以及美妝保養品
現在受到社群媒體影響最大的消費品除了料理以外,應該就是美妝保養品。像金濱聡美這樣的年輕女生,幾乎都會從 YouTube 上去找網紅拍攝的影片,看跟他們年齡相仿的 YouTuber 如何從素顏到畫好一整套妝容的過程,具有很強的說服力。這些資訊跟美妝雜誌或是化妝品公司推出的專業化妝影片資訊相比,更容易受到年輕消費者的信賴。今年四月從一份專門針對美妝 APP 的調查中就可以發現,10~20 歲的女性有超過七成的消費者會透過 YouTube 或是社群媒體上的推薦來選購他們的化妝品。另外,或許是因為經濟不景氣的關係,現在年輕女孩的消費能力也比他們前一個世代的女孩子們弱。所以不論是百元商店或是使用過的二手化妝品對他們來說幾乎都不會產生抗拒,畢竟價格才是他們判斷是否購買的大前提。透過社群媒體的關鍵字所產生的資訊,與搜尋引擎上的資訊最大的不同在於這些資訊大都由消費者自行建立產生,不太容易受到廠商、媒體的左右。這或許也是造成這群網路原生世代的年輕人越來越不願意透過 Google 尋找資料的原因。
福澤喬,帶你從縱深潛入去認識日本這個鄰居。當了十幾年的記者,希望做的事情就是用文字、影像去傳達心中的一些想法。如果喜歡這篇文章也請讓我知道,同時歡迎Follow
這是讓我調整寫作方向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