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百貨商場面臨嚴峻寒冬 台日百貨業都將重新洗牌

Joel Fukuzawa
4 min readSep 22, 2020

日本百貨業今年進入真正的寒冬,先是 2020 年 1 月,號稱日本歷史第三悠久的大沼山形本店宣布結束營業,使得山形縣成了日本第一個沒有百貨公司的縣份,接著今年 9 月德島縣最後一家百貨公司 SOGO 德島店也宣布,除了一部分書店保留下來之外,其他的樓層全部撤退。這也讓德島縣繼山形縣之後,成了日本第二個沒有百貨公司的縣份。根據日本百貨店協會的統計,今年日本百貨店的總數,是自從 1970 年正式統計以來,第一次跌破 200 家以下。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不但加速網路購物的成長,也間接促使百貨店的業績快速下滑。根據日本經濟新聞的調查, 2019 年度日本全國百貨公司的總營收比上個年度下降了 3.2%,只剩下 5 兆 8,120 萬日圓左右,與 1991 年全盛期的 9 兆 7,130 億日圓相比幾乎是被攔腰對砍。

為了維持基本營收 只能尋找大型賣場合作

過去日本人到百貨公司消費,除了犒賞自己之外,主要還是因為百貨公司培養了一群「眼力」很好的採購企劃,在他們的規劃下,不但可以在百貨公司買到特殊少見的精品,每季固定的特賣會、選品會,都讓百貨公司維持著帶動地區經濟發展火車頭的重要角色。但是進入網路購物時代後,百貨公司的優勢逐漸被電商取代。加上郊區陸續出現大型賣場,讓百貨公司不論在實體通路或是虛擬通路上被兩面夾攻。擺在百貨公司面前的選擇只有兩種:一個是轉型,另外一個就是倒閉。大部分地區型、獨立的百貨公司,像是山形的大沼百貨缺乏市場的議價能力,加上資金調度吃緊,現金流緊縮,營收又後繼無力,最後只能拉上鐵門,宣布停業。不過,即使是大型連鎖百貨公司,也不見得比較佔便宜,像是位在日本橋的三越本店,選擇與大型電器量販店合作進行企圖轉型,不過從銷售成績來看,似乎也不太順利。

高利潤服飾品牌走向網購 美食街人多卻看不到錢潮

根據三越伊勢丹的常務執行董事田中哲分析,會到日本橋三越本店消費的客人,心中期待的是一個高品質以客為尊的購物環境,但是引進電器量販店,無論在裝潢或是賣場音樂上如何改變,似乎離這群老客人所要求的標準還是差上一大截。再加上過去幾年百貨公司最依賴的營收來源:流行服飾專櫃,卻因為現在年輕世代轉向 ZOZO 這類的電商平台或是郊區大型的購物中心購買,使得過去與百貨公司共存共榮的服飾大廠 ONWARD KASHIYAMA…

--

--

Joel Fukuzawa
Joel Fukuzawa

Written by Joel Fukuzawa

福澤 喬_東亜人間社会観察,喜歡讀書與你分享。每天兩分鐘帶你窺探東亞的社會文化動態與經濟趨勢。所有文章不提供免費轉載,如有合作需求請先 email :fukuzawanewmedia@gmail.com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