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用美式管理日式家庭 打造一甲子日本綜藝王國
打造了日本男性偶像團體王國的傑尼斯經紀公司創辦人強尼喜多川 7 月 9 日過世,他的一生恰好是一個橫跨昭和、平成、令和三個時代的日本演藝世界的縮影。日本自古以來就有把少男少女當成偶像崇拜的習慣,這幾乎也是人類宗教信仰的原型。有一種說法,不論歐美或是日本人氣歌手或是偶像團體會選擇青少年的原因,在於這樣年記的青少年有著人類最初單純的模樣。傑尼斯經紀公司的強尼喜多川,就是在 1962 年的時候,掌握到這個要素,連續幾個少年偶像團體的走紅,鞏固了傑尼斯經紀公司在日本綜藝界不可撼動的地位。
導入做中學的模式 帶領公司業績的加強效應
強尼喜多川在 2011 年獲得「策劃最多場演唱會」、「策劃出最多第一名單曲」的金氏世界紀錄, 能夠在日本演藝界寫下這些紀錄,最主要在於強尼喜多川對於捧紅藝人這件事情有著跟一般演藝界不同的想法,這或許跟他從小的背景有關。強尼喜多川 1931 年出生, 20 歲的時候因緣際會成了被稱為日本歌姬美空雲雀的舞台策劃,到了 30 歲他從自己組成的棒球隊中挑選了四名成員成立第一代傑尼斯偶像團體 Johnny’s 開始在日本演藝圈闖出知名度。他能夠成功建立傑尼斯王國而且長達 60 年不衰,除了精準的選角眼光以及為團體取名的才能之外。長期在美國生活的經驗,把一次大戰之後在美國流行的管理模式 OJT ( On the Job Training )導入傑尼斯公司也是當中的關鍵。
在實戰中求經驗 從錯誤中學成長
用最簡單的方式解說 OJT :就是前輩透過職場的實戰經驗對後輩進行教育訓練,如果是傑尼斯的鐵粉就會注意到,每次當傑尼斯推出新的偶像團體登台演出的時候,一定會有前輩團體在後面陪著一起伴舞表演。像是光 GENJI 當年就帶過 SMAP ,後來 SMAP 就陪著 V6 、 V6 又帶領嵐,這種代代相傳的模式,新團體的成員透過跟前輩一起演出,讓觀眾開始熟悉認識這些新面孔,也是讓傑尼斯團體長期以來的票房保證。雖然導入美國的 OJT 制度,但是傑尼斯公司又徹底貫策日本特有的家族企業的形式。以強尼喜多川、藤島瑪麗泰子到藤島茱莉景子的核心管理層,不管人前人後總會稱旗下的藝人是自己的孩子們,這也是為什麼後來這些走紅的藝人們每次提到傑尼斯經紀公司都會認為有著像家人一般的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