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整理成潮流:活著不想麻煩別人 死了也不想成了包袱

日本國立社會保障人口問題研究所 19 日公布了一個數字:再過 20 年也就是 2040 年,日本不論是城市或是鄉村,將會全面朝向單身、高齡化的超高齡社會推進。那時候東京的住戶將有超過四成五的人口超過 65 歲,其他的縣市也都至少有三成以上的人口會超過 70 歲。面對人口單身高齡化的問題,使得一個過去被當成禁忌的話題,慢慢的也在社會中成了常識,那就是死後身旁遺物該怎麼處理?

高齡單身社會的課題 死後遺物整理
過去人口結構不管是大家庭或是小家庭,當家中長輩離世之後,總還有人可以幫忙處理身邊的遺物。但是現在人口結構隨著單身高齡化的方向演進,許多中高年人開始擔心一但突然離開人世,身旁珍藏多年的物品不管是被當成垃圾處理或是硬塞到沒有興趣的親友手上都不是一件令人覺得開心的事情。所以「生前整理」迎向人生終點的活動,在這群中高年銀髮族間成了熱門話題。

幫心愛的藏品找下一個家 是愛情的終極表現
今年 53 歲單身的觀月優子說:「去年在辦公室裡,突然肚子一陣絞痛,被緊急送到醫院才發現是腸道出血。」後來在醫院待了三天才逐漸恢復,但是這一段住院期間,觀月優子心裡想到:「如果晚一步被送到醫院來,我放在家裡那些名牌包包、收集多年的音樂 CD 還有古董飾品怎麼辦?」當她想像清潔公司來整理她的房子時,把這些東西或是直接分類丟掉,或是整批賣給中古二手回收商,就覺得胃整個又痛了起來。於是,她出院之後開始自己整理身旁這些物品,利用網路中古二手市場 APP 慢慢地賣掉一些已經很少使用的寶貝,一年下來他賣出大約 130 件的物品。「剛開始會覺得很麻煩,但是陸陸續續接到買家感謝的訊息反饋,才發現原來還是有很多人可以寶貝這些物品。」

中古二手市場網站 成了高齡者的社群媒體
根據安田經濟研究所的調查,中高年使用中古二手市場 APP 的主要理由大概不外乎:「不想死後造成別人的麻煩」或是「利用手機 APP 與買家互動,感覺到沒有跟社會發生脫節的樂趣。」今年幾家大型的拍賣網站、中古二手市場 APP 的會員中,超過 60 歲以上的會員跟三年前比起來成長超過 30 倍。甚至 70 歲以上的會員還超過了 50 倍。這些會員在他們上網販售的物品上,也都不諱言地把「生前整理」、「終活」這些關鍵字註明在說明欄裡,過去被當成禁忌的話題,現在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使用方便 結合超商完全所有煩人的細節
這三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這群中高年的銀髮族,突然願意接受網路中古市場的販售模式?日本專門提供生前整理諮詢服務的梅本和子說:「三年前雖然生前整理曾經被媒體提出來過,但是卻沒有真正受到重視。最近會突然之間人數激增,或許跟智慧型手機的普及有關。」包括 Yahoo 拍賣在內的幾家日本中古市場電商的資料也印證了這樣的假設,由於現在智慧型手機普及,所以從商品拍照、上傳以及交易,都比以往來得簡單而且方便,甚至有些中古拍賣市場的電商還會跟便利商店合作,賣家只要把成交的物品包裝好,到便利商店印出寄送名條,其他的事情全都由便利超商完成。

電子支付平台當後盾 中古二手市場熱潮正夯
再加上日本從去年開始電子支付進入百家爭鳴的戰國時代,中古拍賣市場電商的背後的母公司又大多是這些電子支付平台,這也讓買賣雙方所有的交易行為不但能夠被有效的管理,而且雙方也不用擔心賣家收不到錢、買家收不到貨的問題。再加上透過類似社群媒體的拍賣 APP ,相對於過去拍賣網站還多了一些人情味,這也難怪這些銀髮的大叔大媽們會一試就成了主顧。
福澤喬 每天兩分鐘 帶你從縱深潛入 認識日本這個鄰居當了十幾年的記者,希望做的事情就是用文字、影像去傳達心中的一些想法。如果喜歡這篇文章也請讓我知道更歡迎Follow
讓我可以調整寫作內容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