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為愛放棄高薪的記者生涯 開創日本鑄造文化的新方向
16 世紀開始富山縣高岡市就是日本重要的金屬鑄造產地,日本全國超過 95% 的銅器都是在這裏生產製造。高岡銅器除了日常用品之外,最主要的還是一些銅鐘、佛像、法器、道具。不過就像日本其他的產業一樣,當泡沫經濟崩壞後,市場需求量明顯衰減,再加上鑄造職人高齡化,高岡市的鑄造業不但市場萎縮、產能衰退,這些傳統手藝幾乎都後繼無人。不過,這當中有一家原本規模不大的「町工場」,卻因為招贅了一個來自大阪的報社攝影記者當女婿,不但改變了公司的命運,也讓高岡的鑄造業出現了意想不到的生機。
年輕記者為愛學鑄造 才發現職人的學問深
這家叫做「能作」的小型鑄工廠,從 1916 年成立到現在也算是有歷史的百年企業,但是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它就像高岡市任何一家鑄造廠一樣,默默地接單、鑄造、生產、出貨,日復一日。現任 61 歲的社長能作克治,大學時原本念的是設計,畢業後在大阪找到一份報社攝影記者的工作,年收至少超過 500 萬日圓。卻因為認識了能作工廠老闆的獨生女,為了愛情選擇放棄在都會高薪資的工作,入贅到高岡市的能作鑄工廠上班。但是一年的收入才不到 130 萬日圓,能作克治卻不以為苦,他每天在工廠內外忙進忙出,因為鑄造是件細緻的手藝活,從上下模型的填砂、壓實到灌漿,都不是他這一個從都市來的外地人一下子就能學得起來的。好不容易,在工廠老師傅不藏私手把手的教導下,總算領悟出了一些眉目。
小時不念書 長大當黑手?!
有天一對母子利用暑假來能作鑄工廠參觀,看著職人們揮汗如雨的在工廠工作。媽媽皺著眉頭悄悄地對兒子說:「你看,如果不好好唸書,長大就只能做這樣的工作。」當時站在旁邊負責接待的能作克治心裡非常不是滋味「如果沒有經過老師傅的指導,大概我也會跟這個媽媽一樣,以為鑄造不過就是一個又髒、又累、又危險的底層人在做的苦力活。」從這一天開始,能作克治決定,自創品牌,他在市區開了一家門市。但是要開門市很簡單,要賣哪些商品就成了問題。過去能作鑄造工廠的產品,大都是依照客戶設計的平面稿製作完成,沒有自創設計的能力,更別說自創品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