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該怎麼讀 日台的表音文字有著類似的 DNA

Joel Fukuzawa
4 min readFeb 5, 2019

隨著中國強勢推廣羅馬拼音,過去流行在華語圈的注音符號知道怎麼使用的人群越來越少,目前大概就只有台灣以及少數的香港人會用。這也意外地讓注音符號成了台灣人公開密碼,偶爾在網路上可以看到ㄅㄆㄇㄈ的對話也總能讓人會心一笑。在日本也有類似注音符號的標注方式,被稱為「振り仮名(振假名)」,這些標注在漢字旁邊的「注音符號」同樣也在日本文學界引起爭論,有學者甚至把這一串的注音符號稱為「一長條黑色的蟲子」。

平假名片假名 負責把聲音表現成可以書寫的文字

當年從中國東傳而來的漢字,走進日本社會之後,日本人整理發展出「平假名」以及「片假名」,當時「平假名」是給女性使用,而「片假名」則是男性專用的文字。當假名把口語的日語文字化之後,「漢字」該怎麼讀卻還是困擾著當時的日本人。由於「漢字」屬於表意文字,而「假名」則是表音文字,這兩套不同系統的文字符號卻意外地透過「振假名」融合在一起。

帶了中國古書不會讀 乾脆直接加註注音比較快

日本平安時代,透過遣唐使帶回了許多中國古籍,但是這些用中文寫成的古書,對於日本人來說,會有相當程度的閱讀障礙,於是日本人發展出了標註「訓點」的做法,也就是在中文文體中,加入「假名」讓整段文章用日文讀起來能夠變得通順易懂。這些原本加註在漢字之後的綴尾假名,後來漸漸的依附到漢字身邊,形成了「振假名」的原型。到了江戶時代,通俗小說開始在民間流行,對於漢字的運用也不像過去貴族之間那麼刻板僵化,於是開始出現了漢字邊旁的假名呈現出另外一個意義的表現形式,例如「地球」標註成「ほし(星)」,而把「時間」標註成了「とき(時)」這樣的運用,直到現在也經常出現在流行音樂的歌詞裡。

提高民眾的讀書認字率 漢字旁的注音不可少

--

--

Joel Fukuzawa

福澤 喬_東亜人間社会観察,喜歡讀書與你分享。每天兩分鐘帶你窺探東亞的社會文化動態與經濟趨勢。所有文章不提供免費轉載,如有合作需求請先 email :fukuzawanewmedia@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