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每年跨年的重頭戲 NHK 紅白歌唱大賽開始轉型
二戰大戰結束之後,每逢過年「 NHK 紅白歌合戰」成了日本每個家庭吃年夜飯的時候,一定要打開電視鎖定的跨年節目,這個節目最早起源於 1945 年的除夕夜,當時 NHK 廣播電台的節目製作人近藤積想把日本劍道紅白對抗的形式轉型成歌唱競賽,透過歌聲安撫民眾因為戰爭所造成的心理創傷。原本近藤積把名稱訂為「紅白音樂合戰」但是當時暫管日本的太平洋盟軍總司令部認為「戰敗國還有什麼可以戰?」近藤積只好把「合戰」改成了「試合(考試)」,才讓節目可以在 12 月 31 日晚上順利播出一直到隔天凌晨零點結束,節目播出之後果然在日本社會引起廣泛迴響。五年後的 1951 年 NHK 正式舉辦第一回的「 NHK 紅白歌合戰」自此之後,每年 12 月 31 日晚上的紅白歌唱大賽從來沒有間斷過,到現在已經成了日本過年的另一道風景。不過,最近幾年隨著對於 LGBT 跨性別人權的重視,NHK 的紅白分組問題,成了另外一個被關注的焦點。
取消各組隊長改變 LOGO 形式 性別平權路很長
70 幾年來 NHK 紅白大賽的比賽方式就是將歌手、團體,分成女性「紅組」、男性「白組」相互對抗,這種傳統的性別二分法從昭和延續到平成甚至進入令和之後依舊沒有改變。但是隨著收視率從極盛時期的 80% 到現在只剩下 40% ,對於年輕觀眾來說保守、傳統成了 NHK 紅白歌合戰被貼上的關鍵字。這也使得今年第 72 回的紅白歌合戰,開始出現些微的改變。首先是長年使用的紅白雙圓 LOGO 換成了長條形兩端紅白色到中間相互融合的設計。三名主持人也從「紅組司會」、「白組司會」以及「總合司會」統一命名為「 司會(司儀)」,今年的三名司儀分別是大泉洋、川口春奈以及 NHK 的主播和久田麻由子。 NHK 總製作人一坊寺剛說:「考慮到 LGBTQ 的觀點,未來也許可以逐漸打破男女藝人紅白分組對抗的框架,不過至少今年三名司儀就不再單一代表紅白各組。」
表演藝術不應該受到性別框架限制
紅白歌唱大賽的性別分組方式,這幾年一直被拿出來討論。 2007 年心理性別女性的跨性別歌手中村中被邀請出席 NHK 紅白歌唱大賽,他對於製作單位在他的紅色洋裝上加白色羽毛的做法覺得很受傷。「我對於被安排在哪一組沒有什麼意見,但是主辦單位堅持『混在一起』表現跨性別的想法讓人很不舒服。」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