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極簡主義的公司經營者 上任立刻裁掉九成的員工!

Joel Fukuzawa
5 min readJun 21, 2019

位在東京天王洲有一整排整齊的倉庫群「寺田倉庫」,這個在 1950 年創建的倉庫,最初是為了協助政府的米糧存放而設置,隨著時代的推進寺田倉庫也從單純的糧食儲存,轉型到個人存放物品的倉庫。但是,如果只是單純地提供存放空間給消費者,很容易因為門檻過低,陷入低價競爭的惡性循環,到最後就是量體越大的企業,容易全盤通吃。於是寺田倉庫決定在 2012 年跳開這個低價競爭的紅海,提出了一個稱為 minikura (迷你倉庫)的計畫,這個計畫中不但提供恆溫恆濕的儲存空間,還在倉庫區成立了一個博物館,博物館裡常會有不同主體的展覽,「讓寺田倉庫做出自己的風格」現任 CEO 中野善壽從 2011 年上任之後,就為寺田倉庫訂定出了發展的核心價值。

倉庫不再只是單調的倉庫 成了人文豐富的博物館

倉庫過去給人的印象大概是陰陰暗暗,一排排的棧板堆疊著許多相同規格的貨品或是箱子的地方。即便是現在台灣有許多工業廠區改建的迷你個人倉庫,依舊擺脫不了單調的工業風設計。但是走進寺田倉庫卻有如走進具有高科技的未来世界,虹膜、指紋、聲紋認證加上紅外線警示網樣樣俱全。難怪這裡保管了許多名人們收藏的美術品、建築模型、金銀珠寶還有紅酒。有些保管的藝術品也會經過客戶同意之後,在寺田倉庫博物館展出。寺田倉庫從 2015 年推出 My Collection 展之後,漸漸地讓這個原本人跡罕至的倉庫區,成了一個達人們必去的隱藏版景點。去年一場安迪沃荷的作品展,十天就吸引了 1,800 人參觀,提供作品的名人包括棒球名人王貞治、音樂家藤井郁彌(藤井フミヤ)都是寺田倉庫的客人,現在寺田倉庫博物館每年都有超過 3 萬人以上的參觀人數。

與台灣長達三十年的情誼 影響著寺田倉庫經營模式

2012 年發動寺田倉庫改革的現任 CEO 中野善壽跟台灣有著很深的淵源, 1944 年出生的他,大學畢業之後,順利進到當時時尚產業最尖端的伊勢丹百貨,五年之後被另外一家時尚百貨通路鈴屋挖角,從負責海外採購一直做到專務的職位。可惜鈴屋在泡沫經濟崩壞後期,因為資金運轉失靈只好宣告倒閉,中野善壽也因此失業。這時候台灣力霸集團正好展開多角化經營,於是找到了中野善壽來台灣幫忙,中野善壽 1991年從東京搬到台灣生活,接著 2002 年又被遠東集團挖去協助旗下百貨通路的經營,這讓中野善壽與台灣結下來將近 30…

--

--

Joel Fukuzawa
Joel Fukuzawa

Written by Joel Fukuzawa

福澤 喬_東亜人間社会観察,喜歡讀書與你分享。每天兩分鐘帶你窺探東亞的社會文化動態與經濟趨勢。所有文章不提供免費轉載,如有合作需求請先 email :fukuzawanewmedia@gmail.com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