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東京迪士尼樂園中庭的聖誕樹不見了! 原來都是疫情惹的禍!
每年 12 月的東京迪斯尼樂園中庭,總會有一棵大大的聖誕樹,迎接前來過節的遊客,但是 2020 年的聖誕節,東京迪士尼樂園中停的聖誕樹不見了。走進園區只有花圃的米奇頭像上,戴上一頂紅色的聖誕老人帽子,勉強有點聖誕節的味道。但是過去園區從年底一直熱鬧到年假結束的景象,早就不復存在。今年的聖誕節,許多餐廳都提前打烊,日本人乾脆回家過聖誕。日本人開始過聖誕節可以回溯到 20 世紀初期的大正~昭和初年的時候,當時信奉佛教、神教的日本人把歐洲傳教士帶來的聖誕節當成了小朋友的節日,為了脫亞追歐,經濟情況較好的日本家庭會趕時髦買一棵聖誕樹回家裝飾,也會像當時的歐洲家庭,在家裡烤火雞做點西洋料理打打牙祭,晚上把準備給小朋友的禮物放在樹下,當成北方老爺三太九郎( Santa Claus 的音譯漢字)悄悄送來的聖誕禮物。
防疫為前提 今年的聖誕節只能回家慶祝
到了 1930 年~ 1950 年之間慶祝聖誕節的活動,從家庭流行到咖啡廳、酒吧,甚至到了 1980 年代轉換成了戀人之間必須共度的節日之一。不過聖誕節不論是從最初的家庭聚餐,演化到成了好友、戀人們一起共度的歡樂時光,對日本人來說,不外乎就是一個接近過年前可以吃吃喝喝、交換禮物的藉口。 2020 年雖然日本人依舊重視聖誕節,肯德基的炸雞外送訂單依舊接到手軟,更不用說定番的草莓聖誕蛋糕,必須從 10 月就開始排隊,想要買當天在現場買,也只能憑運氣靠人品。為了防疫, 2020 年的聖誕節,似乎又回到昭和初年的模樣,人們叫外賣或是帶個蛋糕回家慶祝。
吃才是日本人過歐美節日的重點 只有萬聖節例外
日本人面對歐美傳入的節日,幾乎都利用與美食連結上關係,讓活動普及化,像是聖誕節的炸雞、蛋糕,還有 2 月 14 日的情人節的義理巧克力以及本命巧克力。唯一沒有跟吃連結上關係的歐美節日,應該只有「萬聖節」。雖然有人會說:「不給糖就搗蛋」不就是把萬聖節與糖果連結在一起嗎?其實這個「不給糖就搗蛋」的活動,在日本一直沒有被商人成功的炒起來,反而是從「萬聖節」的「群魔亂舞」衍伸出來的「化妝 Cosplay 」,在最近十年成了每年萬聖節日本國內最大的話題。日本第一次大規模出現萬聖節街頭角色扮演,發生在 2009 年的 10 月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