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食物耗損的源頭之一 便利超商店的飯糰與便當

問一個問題,當你到便利超商或是超級市場的開放式貨架前買東西,同樣的商品你會拿眼前的那一份還是會刻意挑放在後面的商品?我的習慣是拿放在貨架後方的商品,很多人都知道便利商店在這些開放式貨架的陳列方式有一定的規則:店家習慣把快到期的商品置放在前,離消費期限比較長的商品堆在放到後面。當消費者知道了店家這樣的法則之後,自然而然就養成了直接往後挑選消費期限比較長的商品,雖然這樣的做法沒什麼不對,但是有這些習慣的消費者卻可能提高了便利商店食品的耗損率。

超市黃昏折戰 婆媽們每天的戰場
在日本這麼會「精打細算」的消費者不在少數,尤其一些婆婆媽媽們更是斤斤計較。超級市場要搞定這些婆媽們也不是沒有辦法。每天下午五點之後,可以看到幾個穿著後場工作服的人員,手上拿著標籤貼紙,一邊看著商品的保存期限,一遍判斷該貼上幾折的標籤。此時這群「精明」的消費者目光不會停留在消費期限的長短,他們眼中只看到七折、六折、甚至半價的標價貼紙是否貼上,不一會兒工夫貨架上大批快過保存期限的生鮮食品就被一搶而空。

便利超商哲學 24 小時以及食物到期不折扣
超級市場這種「黃昏半價銷售」雖然有效,卻不適用於便利超商,日本的便利超商有著他們既有的便利超商哲學:便利商店的特色就是要提供方便的地點、多樣的品項以及鐵板一塊聞風不動的訂價,讓不管什麼時候前來購買的顧客,都能用相同的價格購得商品。所以即便像是御飯糰、便當這些商品週期較短的生鮮食品,也因為超商的客層以及消費型態的不同,在訂價銷售策略上寧可選擇商品過了保存期限之後丟掉,也不願意像超級市場那樣,每天黃昏的時候來一場半價清倉的促銷,這也造成日本每年 640 萬噸的食品耗損中,很大一部分是來自便利超商這些沒賣出去的便當、涼麵以及御飯糰。

食物耗損成本由加盟店負擔 怨懟日漸加深
這些食物耗損的費用當然都算在店家的每天的營銷成本中,如果是超商直營店,可以直接算在總部帳上爭議不大,但是對於大部分的超商加盟店來說,這筆耗損成本 85% 得由加盟店業主承擔,一個月至少要花上 50 萬日圓。生意好的時候,這筆耗損成本加盟店老闆還能睜一眼閉一隻眼,但是現在加盟店的生意競爭越來越激烈,加上為了貫徹總部維持 24 小時的營業體制,又得花錢找人深夜看店。這對於加盟店家來說,就好像口袋破了個洞,而且越往裡頭掏,口袋破洞越大,錢漏得也快。

超商推出現金點數回饋 機關算盡
對超商加盟店主們的反彈以及社會對於降低食物耗損的期待,日本兩大超商 7–11 以及 Lawson 不約而同地宣布要以回饋會員卡點數的方式進行促銷。 這兩家超商連鎖店,推出特定食品過期前 4~5 個小時之內購買,結帳時就會自動回饋原價 5% 的現金點數到會員卡中。超商總部打的算盤是這麼一來不但可以解決部分食物耗損的問題,還可以維持超商訂價不打折的傳統,說不定還能增加會員數,根本就是個一舉數得的好主意。

加盟業者不理總部命令 沿著灰色地帶暴走中
可是沒想到才開完記者會立刻就有加盟店的店主跳出來說,這種用現金點數回饋的方式,看不到成效根本不可行。「我們加盟店賣東西,最好的狀況就是把商品賣到一個不剩。所以實在不懂,為什麼總部寧可把這些食品處分掉,而不願意用便宜的價格賣給顧客?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是讓顧客眼睛直接看到便宜了多少,而不是收了現金又用會員卡現金點數回饋。」 7–11 八王子萬町加盟店的老闆增田敏郎,根本不管總部的反對,他的門市從下午一點開始打出折扣,俗俗賣。結果八王子萬町店一個月的食品耗損成本降到 14 萬日圓左右,是其他門市耗損成本的三分之一。這個結果無疑是在興沖沖推出現金回饋的超商總部臉上打了一記耳光。從堅持 24 小時營業體制,到固守原價不打折的規定,日本三大超商總部面對全國五萬多家的超商的衝撞,有沒有可能發生任何改變?現在看起來,雙方似乎正進入一個微妙關係的調整期。
福澤喬 每天兩分鐘 帶你從縱深潛入 認識日本這個鄰居當了十幾年的記者,希望做的事情就是用文字、影像去傳達心中的一些想法。如果喜歡這篇文章也請讓我知道更歡迎Follow
讓我可以調整寫作內容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