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日本小學生入學人數創新低 書包單價卻持續向上攀升

Joel Fukuzawa
4 min readNov 21, 2019

小時候隔壁同學王台生家裡是做國際貿易,他經常帶些新鮮的玩意兒到學校,記得有一次王台生帶了一本日本厚厚的週刊漫畫,厚度幾乎是當時台灣的「週刊漫畫大王」三倍!讓人目瞪口呆。不過最令人羨慕的應該是他爸從日本幫他買回來的書包,全黑真皮後背書包,掀背式的書包蓋子用磁鐵當成扣環,每次他闔上書包都可以聽到清脆的「咔」一聲,更不用說他從書包裡拿出來的雙層鉛筆盒,每支鉛筆都能整齊地排列在鉛筆盒裡,讓同學們小小的心靈既羨慕又嫉妒。

伊藤博文獻上皮革書包 從此書包形式定型

王台生這個黑色真皮背包,在日本擁有悠久的歷史。時間可以回溯到一百多年前明治維新之後不久,當時專門提供給日本貴族(華族)子弟的學習院剛成立,剛開始這些到學校唸書的貴族子弟們都有僕人們幫忙扛著書上課,不久學習院出了一條規定「學校是個自由平等學習的地方,不該把家裡的環境帶進校園裡。」規定所有到學習院上學的孩子們,必須自己帶著自己學習的書本文具上學。到了明治 20 年,當時的日本總理大臣伊藤博文呈上了一個跟現在模樣差不多的皮革書包給當時準備唸小學的大正天皇,這也才為日本小學生書包的樣子正式拍板定案。

斜背包與後背包爭論 後背包勝出

二次大戰期間,因為當時物資缺乏,有段時間小學生的後背書包的材料從皮革變成了布料。還曾經有段期間,日本社會對於斜揹書包與後背書包到底哪一種書包容易影響到小孩子的發育成長,發生過一次不小的爭論。最後的結論是從身體負重的角度來看,雙肩後背的書包比單肩斜揹的書包對於脊椎的負擔相對平均,從此日本小學生的書包也都從斜揹改成了後背式的書包。不過隨著教育的普及以及激烈的升學競爭,小學生的書包越來越重,就如同台灣的教育發展一樣。開始有些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長們認為,不要讓孩子們帶著沈重的書籍上下課。從 1963 年開始東京一些小學開始實施把課本作業放在學校,但是又有家長覺得孩子們不把課本作業帶回家,實在不太安心,這時候市場開始對於書包輕量化有了具體的需求。

--

--

Joel Fukuzawa
Joel Fukuzawa

Written by Joel Fukuzawa

福澤 喬_東亜人間社会観察,喜歡讀書與你分享。每天兩分鐘帶你窺探東亞的社會文化動態與經濟趨勢。所有文章不提供免費轉載,如有合作需求請先 email :fukuzawanewmedia@gmail.com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