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僅存的颶風燈職人 一個人撐起一間工廠

「火」對於露營的朋友來說,從焚火台到各式各樣的油燈,一直有著難以抵抗的魅力。油燈的種類大致可以分成煤油燈以及汽化燈兩大類,汽化燈的亮度高,也被成為男人的燈,而煤油燈的亮度雖然不高,但是歷史卻很悠久,從人類進入大航海時代開始,就成了船隻夜晚航行,或是馬車行走夜路時的照明設備。防風也成了這類煤油燈的重要課題,這些具有防風功能的煤油燈又被稱為颶風燈。大約在一百年前,日本生產的颶風燈曾經是外銷到歐美的主力商品,但是現在日本全國只剩下一家颶風燈的工廠,這家工廠現在只有今年 29 歲的別所由加以及他 70 多歲的母親別所二三子兩個人努力地維繫著猶如風中殘燭般的氣息。

電燈普及後 颶風燈製造業紛紛熄燈
別所由加現在的工廠 WINGED WHEEL 是由曾祖父在 1924 年創立的別所油燈製作所重新建立起來的。當年原本是珐瑯職人的曾祖父發現颶風燈的商機,特地在德國用 10 年的時光學藝,才把德國颶風燈的製作工藝帶回日本創業。果然生意一開始就做得風生水起,別所油燈製作所的颶風燈出口到北美、歐洲、非洲以及東南亞。但是,隨後二次大戰爆發,日本最後戰敗,但是經濟卻意外的快速起飛,家家戶戶不再使用煤油燈全面換裝電燈。別所油燈製作所不但失去了外銷的訂單,就連國內的需求也年年減少。別所由加小學六年級的時候,由祖父經營的「別所油燈製作所」也因為周轉不靈倒了下來。「那時候我年紀還小,唯一留存在腦海的印象就是,我跟媽媽拿著行李,站在路邊等著搬家公司的卡車。」對於別所由加來說,這一次的轉折為他的未来埋下了一顆種子。

憑著一股不服輸的氣勢 休學回家學做燈
祖父在公司倒閉之後罹患了認知障礙症,公司後續的再生工作落在了根本沒有任何工廠經驗的母親別所二三子身上,當時別所二三子為了讓公司重新站起來,每天帶著別所由加拜訪客戶的身影,讓由加記憶深刻,好不容易經過了一整年的奔走,過去幾位曾經在工廠工作的工場長以及老員工們總算答應回來上班,別所油燈製作所改了現在的名字 WINGED WHEEL 在 2007 年重新開張。但是一間位在日本大阪鄉下的小作坊,所有的工作母機也都已經好幾十年沒有更新升級,技術再好,光是價格就無法跟歐美大量自動化生產的品牌相抗衡。那時候別所由加已經在大學念書,喜歡音樂的她每天跟爵士鼓為伍。有一天,從來不肯服輸的母親打電話告訴由加「工廠應該撐不下去了」,由加聽了心頭一驚!他立刻休學同時也放棄了最愛的爵士鼓,回到大阪告訴母親:「工廠讓我來接!」

百年基業沒有任何文字紀錄 只能重新補上
承接這家工廠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雖然所有的製作過程只是一片白鐵皮經過幾次沖床沖壓製作後組合成一盞颶風燈,但是問題是這些沖壓製作所需要的步驟、數據居然都沒有留下隻字片語!「我聽到所有的流程都是師傅們口耳相傳保留下來的時候,當場傻眼愣在那邊。」對於別所由加這個數位原生世代的年輕人來說,將近一百年的工廠,所有的技術只靠口耳相傳沒有留下任何書面資料,早已超越他的想像。但是傻眼歸傻眼,該做的事情還是得做。於是他開始整理工廠內所有的模具,然後跟年資最久的工場長反覆討論,這些模具所做出來的零件該用在哪些部位。整個過程從 2011 年開始到 2017 年工場長因病去世,總共花了六年的時間,別所由加整理了 60 本的筆記,但是也只能還原 80% 模具的用途而已。

模具維修要錢 只能網路眾籌集資
接著還有更頭疼的問題,有些模具因為長期使用,到了耗損報廢的年紀,經過別所由加的統計,總共有超過 30 組的模具必須要重新換新,但是每一組模具的更新費用大約要 10 萬日圓,也就是說全部模具更新的話,至少要準備 300 萬日圓才能夠更新完成。這筆費用對於別所由加來說,負擔不能說不重。他只好上眾籌籌資,好不容易才籌足了更新模具的費用。別所由加說:「對於我來說,製作一個曾祖父創業所設計的完美颶風燈是我的使命,但是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功課就是,讓油燈的製作,能夠走進現代人的日常生活中。」現在別所由加也同時在開發各種不同的煤油燈,過去祖父失敗的教訓,在他心中成了重要的反面教材,他正步步為營謹慎的跨出每一步。
福澤喬,帶你從縱深潛入去認識日本這個鄰居。當了十幾年的記者,希望做的事情就是用文字、影像去傳達心中的一些想法。如果喜歡這篇文章也請讓我知道,同時歡迎Follow
這是讓我調整寫作方向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