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從窗邊族到公司內部失業 斜槓多工的職場能力成為必須

Joel Fukuzawa
5 min readSep 11, 2019

上個世紀的 1977 年日本正好處於經濟成長安定期,當時終身雇用制度還沒有崩壞,許多無法順利升上管理層的 50 歲左右中高年上班族,卻因為本身職能已經無法為公司提供任何幫助,但是公司又不好任意解僱,乾脆將他們安排到公司最偏遠的窗邊角落。這些被公司放逐,每天無所事事,喝茶看報紙,望著窗外打發時間的大叔們,最後被公司的年輕人取了一個「窓際族(窗邊族)」的渾號。這群窗邊族隨著日本泡沫經濟的崩壞,暫時在日本職場消失了一段時間。不過,最近在日本企內閣府公布的一份數據卻發現,原來過去的窗邊族,現在被稱為「社內失業者」。

企劃 總務 業務 人事 公司內部失業的高風險族群

根據日本內閣府 2011 年的調查資料,日本全國有 465 萬名社內失業者,佔了日本全國勞動人口的 8.5% ,而且這個數字還在持續增加,預估六年後也就是 2025 年,日本全國的社內失業人口將會突破 500 萬人,從年齡分佈上來看依舊以 50 歲左右的上班族比例最高。不論是窗邊族也好,或是社內失業者也好,為什麼這一群在職場工作了幾十年的上班族,會突然不再被公司所需要呢?「社內失業者」大都出現在規模比較大的企業中,因為只要企業規模大到一定的程度,就會形成一些「職位死角」,除非這些大企業的組織是由一個個大約五人左右的小團隊組合而成,要不然很難有效地把這些「職位死角」清除掉。在職位上最容易產生「社內失業者」的工作,以「企劃」、「總務」的比例最高將近 46%,其次則是「業務」以及「人事」大約是 31%。有將近七成的社內失業者是因為本身的「能力不夠」,其次是不願意接受新的職務調動以及職場的人際關係不好。

只會吐槽的資深老員工 被當成透明人間

在一家知名電器公司工作的小畑賢,今年四月好不容易被公司指派到企劃部擔任課長,這個部門裡除了他以外,還有十位同事一起工作,但是當中有一個五十幾歲曾經擔任過部長,卻因為表現不好而被調職到這個部門的同事。這名同事一直都是部門會議裡的頭痛人物,開會的時候,他還是會用過去擔任部長的口吻說:「你們這樣的企劃真的可以嗎?」「這樣的做法不會太花錢嗎?」,有一回小畑實在受不了,就在會議裡告訴他:「你要不要提一點有建設性的想法?不要只是吐槽啊。」沒想到這名資深同事居然反嗆「你當課長就該再提一些不會被批評的案子啊!」。後來部門裡其他成員,為了怕麻煩乾脆就把這位…

--

--

Joel Fukuzawa
Joel Fukuzawa

Written by Joel Fukuzawa

福澤 喬_東亜人間社会観察,喜歡讀書與你分享。每天兩分鐘帶你窺探東亞的社會文化動態與經濟趨勢。所有文章不提供免費轉載,如有合作需求請先 email :fukuzawanewmedia@gmail.com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