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從寧靜離職到工作生活平衡 Z世代改變日本企業經營策略

Joel Fukuzawa
Apr 11, 2024

--

The images used in this document were generated by ChatGPT.

兩年前(2022年)一位美國的生涯規劃講師提出了「寧靜離職」的概念,所謂「寧靜離職」指的是不打算離開公司卻也不選擇升遷的工作態度。對於這些上班族來說,只要完成基本的工作,不需要尋求在工作上的意義以及成就感。根據美國民意調查公司 Gallup 在 2022 至 2023 年進行的「2023全球職場狀態調查」中,全球160多個國家超過12萬名15歲以上的員工中,有六成抱持著「寧靜離職」的心態。這些缺乏積極性的員工所影響的企業成本高達8.8兆美元,相當於全球GDP的9%。在這些被調查的國家當中,包括日本在內的東亞地區上班族超過 62% 有這樣的想法,這個數字與美國和加拿大地區的52%超過了十個百分點,這比一般認為「不那麼喜歡拼命工作」的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59%)的比例都還要高。從日本2024年1月由 Great Place To Work Institute Japan 所發表的調查,也發現有70%實行「寧靜離職」的人表示他們在開始工作後選擇了這種方式。選擇的理由不外乎「優先考慮個人生活」(38.2%)和「反正努力也得不到回報」(27.3%)的比例最多。

泡沫經濟後的影響 Z世代對日本職場的新觀點

The images used in this document were generated by ChatGPT.

日本的經濟自從1990年代泡沫經濟破滅之後,長達30年的低迷狀態。對於Z世代來講,這些都是發生在他們出生之前的事情,所以當他們進入職場被告知需要為了經濟復甦而加倍努力的時候,他們內心的想法卻是「你們造成的不景氣,該努力的是你們這些大叔大嬸吧!」尤其他們看到如果日本經濟繼續低迷年金系統將會破產的新聞,他們心中會產生一種,再怎麼努力,也無法擺脫這樣的命運(扭蛋人生)那還不如不要那麼熱情的工作,至少能夠壓抑心中想要吶喊的不平之鳴。尤其是日本社會有太多既有的規矩以及包袱,在職場上,年輕人經常被告知要「按照以往的做法或習慣來執行」、「要有成果,但是,必須遵守現有的規則和習慣。」結果是得通過組織的決策之後產生,這也扼殺了許多年輕上班族的工作熱情。

寧靜離職現象 日本職場文化的慢性變革

The images used in this document were generated by ChatGPT.

儘管「寧靜離職」的概念是這一兩年才開始廣為人知,但是在日本社會當中,早就有不少抱持著僅僅完成指示的工作項目,對於這範圍以外的工作敬而遠之的員工。尤其是當企業或是社會越停滯,那些熱心於工作的前輩或是上司就越會越少。當「寧靜離職」的前輩越來越多,年輕員工或是新進員…

--

--

Joel Fukuzawa
Joel Fukuzawa

Written by Joel Fukuzawa

福澤 喬_東亜人間社会観察,喜歡讀書與你分享。每天兩分鐘帶你窺探東亞的社會文化動態與經濟趨勢。所有文章不提供免費轉載,如有合作需求請先 email :fukuzawanewmedia@gmail.com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