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後疫情時代人們重新走入現實世界 訂閱服務會員逐漸流失
隨著全球逐步進入與病毒共存的後疫情時代,人們開始從防疫的「網路生活」又重新回到了人與人面對面的現實社會中。使得疫情期間因為網路居家而興起的商業模式,開始面臨了必須重新思考商業模式的時候。其中在「繳交一定的金額,可以在一定期間享用特定服務」的「訂閱制度」,隨著疫情的趨緩,會員人數以及結構也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提到「訂閱制度」第一個讓人想到的就是影音串流平台的訂閱服務,另外也有租車的訂閱服務、餐飲蔬菜箱的訂閱服務或者是週花的訂閱服務,但是這些訂閱服務的會員不約而同出現流失的現象,為什麼人們會對「訂閱服務」從剛開始的熱烈追捧到現在出現疲態?或許訂閱服務的內容無法滿足人們求新求變的慾望,是主要的原因。
人心總是喜新厭舊 餐飲蔬菜以及花卉的訂閱服務最不討喜
日本 CCC 市場綜合研究所去年年底進行了一項「關於訂閱服務方式調查」中發現,受訪者最常使用的訂閱服務屬於影音串流平台的訂閱,佔了受訪者的三成以上。另外使用不到三個月就立刻被解約的訂閱服務,大都是餐飲相關的訂閱項目。消費者解約的理由幾乎都是:「訂了卻很少有機會用,最後發現根本不划算。」負責這份調查的研究員齋藤香月說:「除了消費者對於價格敏感之外,產品以及服務內容變化不大,也是讓消費者不滿三個月就解約的原因。」另外也有一些人表示,剛開始一、兩個月的免費試用後,卻忘記解除契約,直到發現帳戶依照合約被扣款之後,有一種被騙上當的感覺。不過也有人會精打細算,佐藤敬之是個 F1 賽車迷,他會訂閱 F1 賽車的付費頻道,但是只要遇到停賽,他就會立刻解約,不厭其煩重複訂閱與解約「為了省錢,只要這個月沒有實際比賽,就沒必要再訂閱。」
訂閱會員隨著疫情趨緩而逐漸減少
從日本一家超過 1,000 萬用戶的個人記帳軟體 Zaim 的雲端資料中發現, 2020 年 3 月日本發布第一波緊急事態宣言發布之後,使用各種「訂閱服務」的個人開銷急速增加,到了 2020 年 10 月的使用人數是 2020 年初的 1.5 倍。但是,現在又回到了疫情前的規模。 Zaim 的資料分析師星先瞳認為:「這應該都是短期契約的用戶,因為好奇或是在家防疫,才會試著參加訂閱制度,很多人用不到一年就自動解約。」這個說法也可以從三井住友信用卡的資料庫中得到證實,三井住友分析了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