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年輕人房屋裝修舊屋翻新 日本土間空間在現代重生
喜歡日本文化的朋友,對於日本室內必須「脫鞋」的文化,應該不陌生。進到日本的家裡,要先脫鞋的習慣,最早可以追溯到 2,000 年以前的彌生時代,當時由於日本的氣候高溫多濕,穿著鞋子反而不舒服,加上後來日本平安時代,開始在屋子裡鋪設榻榻米,更不適合穿著帶著砂礫的鞋子在榻榻米上走來走去。所以日本人會在進入屋子門口的玄關脫鞋換鞋才會登堂入室,那也是日式屋舍唯一可以從外面穿鞋進屋的地方。但是在日本古民家中,屋子裡可以穿著鞋走來走去,不止玄關,像是做飯的廚房或是修繕農具的地方,都不需要脫鞋就可以踏進來,這些地方被稱為「土間」。從字面上來看,「土間」指的是有土的房間,在傳統的日本屋舍中,土間的地板大都是直接把土夯實,在屋子內做成一個可以遮風避雨不用脫鞋的工作場域。
集合住宅的興起 使得土間逐漸退化
日本農村中,土間最常被用來做成廚房,在日本現代化之前,廚房煮飯燒菜都得在庭院外打水,如果這一進一出之間,還必須要穿脫鞋子,不但影響工作效率,也容易造成不小心滑倒的危險,而且灶裡生火做飯,夯實的土地板比榻榻米或是木頭地板來得更安全。尤其土間還能當成農夫、漁師或是木匠師傅下雨天的工作場所,農閒的時候,可以呼喚一起工作的夥伴們,在土間裡整理維修工作用具。不過,二戰之後隨著日本住宅的設計取向逐漸靠向西洋建築風格,尤其當集合式住宅成為主流之後,房子裡明顯內外區隔的土間逐漸退化,最後只剩下門口的玄關還保留部分土間的功能。但是,新冠疫情爆發之後,日本人的居住空間設計思考出現變化,許多年輕夫妻購買中古的集合住宅時,透過土間將屋子又重新賦予屋內兼具內與外、工作與休閒兩面功能的居住環境。
疫情爆發後 居住空間的思維重新解放
今年才 30 歲左右的石津鐵平夫妻,去年他們在東京西新井購買了一間中古的公寓住宅,實際面積大約是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