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安倍前首相離世 從後繼者到經濟與國際情勢的影響正在發酵

Joel Fukuzawa
Jul 18, 2022

--

包括現任首相岸田文雄在內,日本世襲政治家庭不少。如果要說父子都當過首相的,應該只有福田糾夫與福田康夫這對父子檔,不過爺孫都當首相的例子就多了,像是細川護熙與近衛文麿、麻生太郎與吉田茂、鳩山由紀夫與鳩山一郎,還有就是 7 月 8 日慘遭暴徒攻擊身亡的安倍晉三與岸信介。每個世襲政治家,他們承續家族政治版圖的目標以及理由雖然各有不同,但是經常聽到的說法是:「因為祖輩們還有未竟的事業,必須要靠著後輩來繼承延續。」當然,安倍晉三也不例外。安倍的外公岸信介在 1960 年將日美安全保障條約改訂之後,離開了首相的位置,不過他直到 1987 年以 90 歲的高齡過世前,念茲在茲的還是修改日本的和平憲法。而安倍晉三在他第一次擔任首相職位的時候,也很明確地表示改憲的決心。這也是後來安倍晉三被認為是自民黨內屬於保守、極端右傾而且鷹派的政治家印象。不過對於安倍修改日本和平憲法最大的阻礙,不是來自自民黨內,而是與自民黨聯合政權的公明黨,公明黨一向被認為對於修改和平憲法採取消極迴避的策略,這也使得安倍在首相任內遲遲無法推動修憲。

繼承岸信介的政治理念 加以發揚光大

安倍在第二次首相任內,外交推出了「自由開放的印太框架」,對內為了喚起日本的經濟活力,啟動了「安倍經濟學」的三支箭原理。曾經有人揶揄安倍晉三的政治策略有著外公岸信介的影子,甚至私底下稱他們祖孫兩個人是「兩岸」(岸信介與小岸信介),但是安倍身為現實主義政治家,他又比岸信介更加務實,知道日本在亞洲地區扮演的不該是強權的角色而是一個居中協調的仲介者的位置。安倍說「自由開放的印太框架」是在 2007 年訪問印度國會之後,所產生的構想。這也是他為什麼一直到身亡的最後一刻,都在為日本的外交積極的努力合縱連橫。安倍除了外交上的成就,安倍經濟學提出大膽的金融政策、機動性的財務調整以及喚醒民間投資的成長戰略,任命黑田東彥擔任日銀總裁,從日本銀行實施所謂異次元的量、質雙管齊下的金融寬鬆政策,透過日銀大量保有日本 10 年期國債,維持長期零利率政策,希望刺激日本經濟的發展。

金融政策受到批判多 日本經濟該如何成長 問題多

在 2013 年的時候,安倍與黑田所想像的劇本應該是:透過金融寬鬆政策,讓日本脫離通縮的窘境,以每年 2%…

--

--

Joel Fukuzawa
Joel Fukuzawa

Written by Joel Fukuzawa

福澤 喬_東亜人間社会観察,喜歡讀書與你分享。每天兩分鐘帶你窺探東亞的社會文化動態與經濟趨勢。所有文章不提供免費轉載,如有合作需求請先 email :fukuzawanewmedia@gmail.com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