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宅急便的靈感居然來自於機場以及警察局?!

Joel Fukuzawa
Oct 2, 2021

--

二次大戰之後改變日本人日常生活的兩大服務系統,一個是便利商店,另外一個是宅急便。其中黑貓宅急便不單是在日本,即便在台灣也成了我們生活必須的一部分。創造出這套服務系統的是大和運輸的二代社長小倉昌男,小倉昌男的父親小倉康臣在 1919 年創立了大和運輸,從一個只有 9 輛貨車的小車隊開始做起,當時由於公路基礎建設並不發達,所以日本的貨車運輸幾乎都是用來彌補鐵路以及水路運輸的末梢運量不足。小倉康臣的想法也不例外,他認為貨運運輸的防守範圍,應該嚴守方圓 100 公里之內的區域,超出這個範圍就該使用鐵道運輸。但是,這樣的想法,在日本戰後經濟快速成長期,越來越顯得老舊,當許多貨運公司開始轉型,小倉康臣卻不願意改變,將公司帶往經營危機的道路上。

打破過去成功概念 重新設計棋局

小倉昌男大學畢業之後, 1948 年進入大和運輸專門負責與戰後與駐留美軍的聯繫工作,但是沒多久卻因為患了肺結核,只好在家療養了 4 年半,一直到 1953 年才又回到公司上班。但是回到公司之後,擺在他面前的是同業的競爭以及不斷抬頭的勞權意識,使得大和運輸的業績猶如雪上加霜,年年赤字。小倉昌男這時候體會到,父親在戰前的成功觀念是因為日本全國的公路基礎建設並不普及,但是日本在戰後經濟高度成長的狀況下,道路建設越來越完備,依舊固守過去成功觀念,顯然不合時宜。於是,他擔任社長之後,立刻在董事會裡提出希望能夠把大和運輸從 B2B 的貨運業務,轉換到 B2C 宅配業務。這個想法一提出來,立刻受到董事會的反對,有董事問了一個很直接的問題:「社長, 你一年會有幾個貨物需要透過貨運運輸送到別的地方呢?」

貨運運輸競爭激烈 個人宅配怕賺不了錢

當時的貨運運輸靠的是與固定業者簽約之後,將產品貨物送到外地,這樣的好處在於每個月的營業目標很容易制定,而且在貨運司機的調度上也能夠系統化。但是這樣的系統,其他的貨運公司也都差不多一樣,最後只能在運輸費用上削價競爭,這也是大和運輸連年赤字的主要原因。小倉昌男不想要在貨運運輸 B2B 的紅海中打混戰,想要開闢一個新的藍海,個人宅配就成了他的突破口。小倉昌男認為,雖然每戶人家的貨物大小、出貨時間都無法確定,但是只要建立好一個完整有序的物流配送網絡,就能積少成多創下業績,把弱勢轉換成優勢。為了突破盲點,他開始研究航空業以及日本警察局的配置方式。

--

--

Joel Fukuzawa
Joel Fukuzawa

Written by Joel Fukuzawa

福澤 喬_東亜人間社会観察,喜歡讀書與你分享。每天兩分鐘帶你窺探東亞的社會文化動態與經濟趨勢。所有文章不提供免費轉載,如有合作需求請先 email :fukuzawanewmedia@gmail.com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