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為直播就只是看妹聊妹 可就錯了喔!

「直播主」這個從網路遊戲衍生出來的名詞,因為黃立成的直播APP 「17 」讓大家對於這個名詞漸漸地耳熟,卻依舊搞不懂「直播」到底在幹嘛?在台北街頭隨機做了調查,得到的結果大概就是「美少女」、「賣萌」、「電玩」、「電競」這些關鍵字,「直播」在中國有將近 36 億美金的市場規模,日本市場至少也有 2 億美金的市場發展潛力,但是直播的發展潛力在哪裡?

虛虛實實的網路人生 賺得卻是真金白銀
日本的直播APP 在這兩年的市場收益急增了 35 倍,就拿日本最紅的 Line Live 每個月固定收視數高達 3,300 萬人,而且登錄人數也每年呈倍數成長。不過這些數字看在電玩業者的眼中,都還只是開始而已。「日本直播市場還有發展潛力,現在只是缺乏一個好的商業模式。」現在最紅的直播主,不再是真人美少女,而是透過 CG 成形的 VTuber, 這些 VTuber 不但可以說學逗唱,還能直接開演唱會。觀眾們甚至可以透過 VR 設備,直接進入 VTuber 的虛擬卻又真實的演唱會現場。

當然,這些演唱會或是直播的說學逗唱的目的,跟過去相聲人員在北京天橋說段子抖包袱沒什麼兩樣,段子說得好,老爺夫人們就打個賞。到了現代,則是透過 APP 的機制,觀眾們看得開心,買花打賞自然不在話下,想要買下這些「打賞」商品,就得要購入 APP 的代幣,一束花 1 萬日圓、一個讚 5,000 日圓,經濟活動就在虛擬空間真實地展開。

街頭藝人走入攝影棚 直播演唱會等著圍觀打賞
除了虛擬的 VTuber 之外,過去必須在街頭頂著風雨唱歌的年輕音樂家們,他們也把舞台搬進了網路世界,透過專有的直播 APP ,他們在可以遮風擋雨的攝影棚裡,彈唱他們自己創作的歌曲。觀眾們不用在天橋或是廣場上圍觀,只要把手機螢幕打開,接上耳機,天涯海角都能聽到這些音樂創作家的作品。只要覺得喜歡,透過 APP 的機制,可以用實際的金錢鼓勵這些年輕藝人們繼續創作,或許不小心就培養出第二代的安室奈美惠也說不定。

線上線下交互操作 直播錄影公關一把抓
這個稱為 MIX Channel 的 APP 從做短視頻起家,現在增加了街頭藝人直播,例如在 MIX 很紅的團體 KYOYA 他們一場一個半小時的直播音樂會可以收到將近 2,000 萬的打賞。也因為有實際的獲利動機,現在有許多學生還有上班族積極投入。同時也讓 MIX Channel 從一個 APP 公司轉型成活動經紀公司,上個月( 2018 年 8 月)MIX 在江之島辦了一場粉絲見面會,一天活動下來線上線下聚集了超過 10 萬名的粉絲。

美容直播教學 拯救不懂化妝的女孩們
除了音樂頻道之外,美容直撥主的粉絲群眾也很多。不過,這些美容直播主不同於音樂直播主。他們透過影片講解化妝技巧以及方法,擄獲了愛美的女性粉絲,建立信賴關係。接著與不同的化妝品公司合作,舉辦現下課程,一堂一個小時的課程,限量 30 名粉絲報名,現在只要課程上線售票,立刻被粉絲們秒殺。對於化妝品公司來說,這比找美美的明星代言更有說服力。

網路直播講究的是親民 沒有距離感才是王道
不管是網路音樂會或是線上化妝直撥課程,他們都善用網路沒有空間限制的有利條件。加上現代人也不希望偶像是遠在天邊的星星,最好都像日本國民偶像 AKB 一樣親民。所以直撥 APP 剛好提供了最有利的條件,每一個觀眾都能透過 APP 與偶像像是朋友般的對話,這樣的粉絲一但成了鐵粉,「打賞」自然而然就會更加理所當然,直播的經濟結構也就自然而然地成形。
福澤喬,帶你從縱深潛入去認識日本這個鄰居。當了十幾年的記者,希望做的事情就是用文字、影像去傳達心中的一些想法。如果喜歡這篇文章也請讓我知道,同時歡迎Follow
這是讓我調整寫作方向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