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浪費! 日本人上一次廁所要沖三次馬桶?!

記得在 1996 年剛到日本工作的時候,免治馬桶在日本才剛流行沒多久總覺得這個暖呼呼的馬桶座,又可以洗屁屁又可以吹風,實在很奇妙,尤其是每個免治馬桶的操作盤上幾乎都附有「音姬」的選項,按下音姬會出現稀裡嘩啦的流水聲,心裡還犯嘀咕「日本人怎麼那喜歡搞鬼搞怪,做一些奇怪的東西。」直到後來才知道,這個裝置不但可以省水,而且日本人使用「音姬」的歷史,居然可以溯源到三、四百年前的江戶時代。

幕府將軍上廁所前 必須先開消音器
位在岡山縣倉敷市的蓮台寺後院,有一整排宛如迷宮的木造建築,最裡廂有一間過去給幕府將軍過夜休息的寢室,寢室前方的庭院裡安置一座高約 1 米的石柱子,柱子上放了一個直徑大約 40CM 的陶壺,陶壺的下方有一個青銅製的水龍頭,在水龍頭的正下方鋪了一大片的碎石瓦片,這個裝置正好就放在幕府將軍專用的廁所前面。當將軍準備起身上廁所,隨扈們就會打開水龍頭,讓陶壺裡的水滴在碎石瓦片上發出滴滴答答的聲響。蓮台寺的副住持佐伯增壽說:「這個稱為消音壺的裝置除了要遮掩將軍如廁的聲響之外,同時也是讓周圍的隨從們知道,現在將軍正在用洗手間,不要冒冒失失地闖進去。」據說類似的裝置在德川將軍居住的江戶城也曾經有過。

江戶新娘屁功了得 可以分批分段出清
江戶時代的人們,對於上廁所的聲音一直很在意。當時剛嫁入夫家的新娘如果要上大號,都還會忍著屁,一點一點的釋放出來,就怕一連串的響屁會被夫家的人嫌棄覺得不禮貌。結束了江戶時代進入明治維新之後,有一段時間因為當時的房型設計,把廁所搬到了屋外,人們也就比較不太在意上廁所的聲音。直到衛生下水道普及之後,廁所又重新走進了屋內的空間。 1979 年當時負責生產現代馬桶的折原製作所推出了一種可以抑制臭味又可以省水的「簡易型馬桶」,卻因為沖水的聲音太小,接到了不少女性客人的客訴。

日本女士們為了禮貌 上一次廁所要沖三次馬桶
根據 TOTO 當時的調查資料,女性上廁所為了不讓上廁所的聲音傳出來,每回上廁所至少會按三次馬桶的沖水閥,讓流水聲蓋過大小便時的聲音。不幸的是 1979 年日本剛好遇到百年一次的大乾旱,日本全國缺水嚴重,這些女士們上廁所的習慣如果不改,每 400 人一年就要浪費掉 5,510 公噸的水,這將近是兩個世大運標準游泳池的水量,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才有音姬裝置的發明。根據當時 TOTO 公司負責研發音姬的松山司證實:「最初研發音姬主要原因就是為了省水,公司內的女性員工也經常反映,為了蓋過上廁所的聲音,總是得沖好幾次的馬桶。」音姬上市之後,銷量在 2009 年突破 100 萬台,市面上現在也出現了攜帶型的行動音姬甚至還有音姬 APP 。

音姬不再是女性的專利 男性也需要靠音姬脫囧
過去「音姬」大都是女廁所的專利,但是根據 2014 年 TOTO 公司針對日本全國 1,000 名 20 ~ 60 歲的男女進行「公共廁所的問卷調查」,有 65% 受訪者對於自己的排泄的聲音會很在意,有 35% 的人聽到別人上廁所聲音會覺得不舒服,將近 75% 的民眾對於上廁所發出的聲音特別地在意,甚至還有一些上班族拉肚子的時候,不敢在公司上廁所,會刻意的跑到公司附近的車站上廁所。更意外的是,有高達 40% 的男性也會在上廁所的時候沖兩、三次馬桶蓋過上廁所的聲音。現在音姬不但在日本國內暢銷,甚至還大量對外出口,看來在意上廁所的聲音並沒有國籍種族的界線。
福澤喬 每天兩分鐘 帶你從縱深潛入 認識日本這個鄰居當了十幾年的記者,希望做的事情就是用文字、影像去傳達心中的一些想法。如果喜歡這篇文章也請讓我知道更歡迎Follow
讓我可以調整寫作內容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