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外國人最想搬回老家的日本文化 日本居酒屋

Joel Fukuzawa
Sep 21, 2022

--

隨著日本即將開放邊境,停了三年多關於日本旅遊的話題又開始熱絡了起來,在東京奧運期間 NHK 曾經做過一檔節目「COOL JAPAN~発掘!かっこいいニッポン(發掘酷日本)」在節目中針對住在日本的外國人做了一個調查,問他們最想把日本的什麼飲食帶回自己的國家。其中第四名到第二名,分別是「燒鳥」、「唐揚炸雞」、「便當」以及「迴轉壽司」,而第一名居然是「居酒屋」。這當中尤其是歐美的外國人比例最高, NHK 的主播鴻上尚史分析說:「這應該是歐美沒有像居酒屋這種又能吃飯、又能喝酒的地方。」的確,在歐美的酒館、酒吧,只提供下酒的小點心純喝酒,到餐廳吃飯,重點在美食,喝酒只是要增加佳餚的美味。像日本居酒屋這種又能喝酒、又能吃飯的商業空間,在歐美還真的找不到可以類比的場所。

原本只是單身勞動人口蹭飯的地方

日本把賣酒當成商業行為,可以回溯到西元 761 年左右的奈良時代,那時在一本叫做「續日本紀」中,就有關於酒肆的記載。不過真的出現跟現代比較接近的「居酒屋」,應該也要到大約 1,000 年之後的江戶時代後期。當時日本賣酒的酒屋都是論升計量,客人到酒屋打酒之後,也可以在店裡面喝,被稱為「居酒」。後來這些酒屋老闆看客人光喝酒也怪可憐的,於是會提供一些下酒小菜或是熱湯,這也就是居酒屋的原型。 18 世紀江戶的人口大約 100 萬人,其中超過六成以上是男性。當時的江戶實施參勤交代制度,各個地方武家藩屬都必須在江戶有一個屋敷(聯絡辦公室),這些位在江戶的藩屬辦公室,需要單身的男性勞動力,才使得江戶的單身男子人口快速增加。

明治維新西風東進 啤酒屋與居酒屋分庭抗禮

這些在藩屬辦公室工作的雜役們,解決三餐的方式,除了自己煮飯之外,太陽下山之後,到居酒屋點一壺酒,叫幾樣小菜也能打發一頓晚餐。根據江戶博物館的調查,在 1881 年的時候,江戶城內至少有超過 1,8000 家的居酒屋。當時居酒屋的菜單比現在還豐富,河豚湯、安康魚湯、碎蔥鮪魚或是湯豆腐都有。酒類則是以日本酒為主,像是「劍菱」、「老松」或是「灘五鄉」,這時候來吃飯喝酒的客人,除了藩屬辦公室的雜役們之外,還有往來的關東關西的商旅們以及在江戶討生活的平民百姓們。東京都內還有幾家從明治維新創業到現在還持續經營的居酒屋老舖,像是 1856 年的鍵屋、1884 年的柿島屋以及 1905…

--

--

Joel Fukuzawa
Joel Fukuzawa

Written by Joel Fukuzawa

福澤 喬_東亜人間社会観察,喜歡讀書與你分享。每天兩分鐘帶你窺探東亞的社會文化動態與經濟趨勢。所有文章不提供免費轉載,如有合作需求請先 email :fukuzawanewmedia@gmail.com

Response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