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後網路電商總市值超過 27 兆日圓 實體通路將何去何從?

隨著網路電商的發達,許多人買衣服或是家電用品,幾乎都會選擇在網路上比價、看口碑之後,再下單購買。這也讓實體通路的賣場,不管做多大的促銷,能夠招攬的人群總是有限。許多人願意走進實體店鋪,最主要是因為在網路上,並不知道到這些商品的大小質感是否合適,衣服穿起來是否合身,他們在賣場上找到相同商品確認後,最終還是回到網路上下單。這樣的發展讓過去投下大筆資金在交通要道上經營賣場的店家,開始擔心是否會成了明日黃花嗎?實體店鋪就沒有任何獲利的空間嗎?其實未必,現在日本許多大型連鎖通路,正在實驗虛實整合的商業模式,強化實體通路的商品展示功能,再將客戶從門市通路導入電商網站,透過擷取虛實通路間的優點,完成過去從未有過的次世代零售模式。

電器量販店尋求轉型 將賣場變成大型展示場
日本最大的電器連鎖通路 BICCAMERA 最近在大阪八尾市開了一間與網路商城同名的實體店舖,不過這間門市的樓層面積只有 3,000 平方米是過去 BICCAMERA 標準賣場的 1/5 的大小。走進店裡,最顯眼的是四處可見的 QR Code ,這些二維碼全都在導引消費者喜歡什麼商品就直接到電商網站購買,這是 BICCAMERA 的新戰略。 BICCAMERA 的宮嶋宏幸社長說:「在網路電商購物已經成了現代人的習慣,他們總會在網路上先看商品評論,接著比價。但是當中有 8 成的人,在決定購買之前還是希望能親眼看到、親手摸到商品。」宮嶋社長就是看準了這個消費需求,決定挑戰另外一種不同以往的零售模式。

消費者喜歡網路比價看評論 就把消費導回自家電商
在宮嶋宏幸社長的計畫中,既然消費者習慣在網路上比價之後下單,卻又想要在實體零售通路看到真實的商品,那不如加重實體零售店展示商品的比重,同時將架上所有的商品標價牌改成可以與主機連線的電子標價牌。這種電子標價牌的好處在於,可以依照網路的價格變動立刻更動售價。「既然消費者習慣在網路上比價之後購買,就讓來店的客人不要光是看商品,讓他們也能夠進到電商官網用最優惠的價格下單,這才是我們的目的。」這種被稱為次世代的實體零售商店,在調降賣場的銷售比重之後,意外的也降低賣場對於庫存空間的需求,消費者被引導到網路下單,透過中央配送系統出貨,直接降低庫存成本。

整合人工智能連鏡子都能成為服裝諮詢顧問
不只是 BICCAMERA ,UNIQLO 旗下的 GU 去年也在原宿展開了次世代實體零售商店的測試,只要透過手機下載專屬的 APP 就能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數位分身,這個數位分身完全依照你的身高、體型打造而成,透過每個商品標籤上的二維碼,就能連結到 GU 電商官網,如果想要現場試穿也沒有問題,每一件試穿過的衣服,都會在手機上顯示,最後只要勾選想要購買的衣服、顏色以及尺寸,結完帳之後,就會由中央配送系統直接出貨,送到家中。這種次世代的零售模式,試圖透過擷取虛擬電商以及實體店鋪的優點,整合出一套新的零售架構。

家具店不再需要大空間 電商讓市區店頭也能發大財
其實不止日本的大型連鎖通路,就連賣場向來以大面積著稱為 IKEA 也計畫在 2021 年針對全球包括倫敦、紐約等主要都市,開設至少 30 家以上的小型門市。 IKEA 一改過去將賣場與倉庫合併在一起的模式。 2018 年 10 月先在倫敦開設了一家大約 400 平方米的小型門市。消費者到門市看商品,然後在網路上下單。結果這樣的改變受到消費者的好評。明年計劃在東京開設的第一家小型門市,賣場面積只有標準門市的 1/10 。「讓消費者可以摸得到商品、還能聽到門市店員的解說分析,如果門市有庫存當然也可以立刻帶走,或是透過網路直接送到顧客家裡。」根據日本野村綜合研究所的資料 2018 年網路電商的市場規模大約 19 兆 3,000 億日圓,預估在 2024 年的時候將會成長到 27 兆 2,000 億日圓,如果次世代新零售能夠有效摸索出虛實整合的最佳方程式,未来或許當另一半邀你一起逛街的時候,她就真的只是想要「逛街」而已,不用太擔心。
福澤喬,帶你從縱深潛入去認識日本這個鄰居。當了十幾年的記者,希望做的事情就是用文字、影像去傳達心中的一些想法。如果喜歡這篇文章也請讓我知道,同時歡迎Follow
這是讓我調整寫作方向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