哆啦 A 夢 差點因為拍動畫片而被丟進倉庫封存

小時候很羨慕小叮噹與大雄的友情,還有那個可以帶著他們穿越時空的抽屜。當然也不會忘記愛欺負人的技安以及賊頭賊腦的阿福。到了 1997 年這些角色的中文名稱被統一了,「小叮噹」叫做「哆啦 A 夢」、「技安」成了「胖虎」、「阿福」叫做「小夫」、還有可愛的「宜靜」變成了「靜香」,不過應該有許多人不知道哆啦 A 夢剛出道的時候就被一家製作公司惡搞,還被電視台下架的黑歷史。

小叮噹最先出現在香港 現在統一叫做哆啦 A 夢
先來說一下「小叮噹」這個名字為什麼會變成「哆啦 A 夢」?首先把ドラえもん引進華文市場並且命名的應該是香港「兒童樂園」雜誌的社長張浚華,她當時看到了ドラえもん脖子上的那顆鈴鐺,就聯想到了「叮噹」這個名字,這也成了ドラえもん第一個中文名字,後來台灣的青文出版社社長黃樹滋沿用了張浚華的創意,幫ドラえもん取了一個「機器貓小叮噹」的中文名字在台灣發行,從此機器貓小叮噹就在華文市場闖下名號。一直到 1997 年小學館重新整理了華文圈的版權後,定調讓ドラえもん的中文名稱正式改成了「哆啦 A 夢」。

藤子不二雄其實是兩個人 而且個性差很多
「哆啦 A 夢」命運多舛的還不只是這些角色的名字而已,從它的創作者「藤子不二雄」開始,背後就有許多故事。哆啦 A 夢的作者叫做「藤子不二雄」其實是負責創作的藤本弘(後來改名為藤子‧ F ‧不二雄)以及負責對外公關的安孫子素雄(後來改名為藤子不二雄 A )兩個人的共同筆名,兩個人從小學開始就一起畫漫畫用同樣的筆名投稿到報社,但是他們兩個人的個性迥然不同,藤本弘個性一板一眼又比較沈默,而安孫子素雄則是比較能言善道,所以即便他們兩個人同時接受電視台採訪,也都是安孫子素雄負責發言,藤本弘總是戴著貝雷帽靜靜坐在旁邊點頭微笑。

第一代動畫片慘不忍睹 半年就被下架
他們兩個人在 1964 年因為 Q 太郎走紅,接著 1970 年在小學館連載的ドラえもん又獲得了「漫畫家協會優秀獎」以及「文部大臣獎」的殊榮。那時候日本電視台旗下一家動畫製作公司就到藤子工作室提議把漫畫形式的ドラえもん改編成動畫在電視台播出。安孫子跟藤本討論之後覺得未来應該是電視台的天下,ドラえもん趁著人氣正旺的時候,搭上這一波熱潮似乎也不錯,於是同意了日本電視台的提案,但是沒想到製作公司其實只是想要獲得哆啦 A 夢的 IP 授權,對於哆啦 A 夢的故事結構一點都不在意。這也使得日本電視台推出的哆啦 A 夢的動畫片裡,出現了許多在漫畫書上沒有看過的角色,更慘的是連主角哆啦 A 夢的配音都換了好幾個?!

重新回到內容創作 才讓哆啦 A 夢起死回生
這麼不嚴謹的第一代哆啦 A 夢動畫片,上映不到半年就因為收視率不佳被電視台下架。原本期待搭著電視台順風車一砲而紅的哆啦 A 夢似乎也要吹起熄燈號。藤本弘當時對於這次的合作懊惱不已,於是他跟安孫子素雄再次跑到小學館,希望雜誌的連載不要因為電視台的動畫片下架而停擺。好不容易說服了小學館的編輯們,藤本弘才能繼續專心創作哆啦 A 夢,後來發行單行本,沒想到銷售量居然年年上升,甚至創下銷售 1 億本以上的輝煌紀錄。 在第一次動畫片失敗之後的第六年, 1979 年日本另一家電視公司朝日電視台再次提出想把哆啦 A 夢拍成動畫片,這時候真正的哆啦 A 夢動畫片才算正式誕生,也讓哆啦 A 夢成為橫跨好幾個世代的動畫偶像。
福澤喬,帶你從縱深潛入去認識日本這個鄰居。當了十幾年的記者,希望做的事情就是用文字、影像去傳達心中的一些想法。如果喜歡這篇文章也請讓我知道,同時歡迎Follow
這是讓我調整寫作方向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