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豬年卻是不同的豬 日中台沒有共識各自表述

一樣是「豬」這個字,日文代表的是「山豬」而漢字則是不管「山豬」、「家豬」都叫做豬。所以日本人總會覺得台灣的豬年郵票少了那對山豬牙的小豬們比日本的豬可愛多了。據說當年十二生肖傳進日本的時候,日本人還不擅長養豬,對他們來說「豬」指的就是山林跑的山豬,也就自然而然地把山豬當成了「豬」年的主角,直到後來引進了養豬技術,為了區別山豬以及家豬,便把家裡豢養提供肉食的豬稱為「豚」,從此同樣是豬在日文字上就用「豬」與「豚」各自表述。

日本人不愛養豬 居然是因為……
據說人類最早養豬可以推算到 11,000 年前的阿拉伯半島,當地因為食物取得不易,很快就發展出養豬技術,當地人開始懂得馴化野豬之後,隨著遊牧民族遷移到了地中海沿岸。另外一支則是在 8,000 年前出現在中國東南沿岸。但是當阿拉伯半島以及中國東南沿海發展出養豬技術的農耕文明時,日本還處於繩紋時期,那時候日本的山林裡多得是野生的山豬,所以對於繩紋時期的日本人來說,在家養豬還不如上山捕捉山豬來的便利。也因此,遲遲沒有發展馴化山豬變成家豬的技術。

天皇禁止民眾吃肉 想要吃肉只能偷偷來
日本的彌生時代(西元前 1000 年)在北九州曾經有過很短暫馴養山豬的紀錄,但是沒多久就放棄。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山上的野豬多,養一隻豬所花費的人力物力相對的太不划算。接著佛教東傳到了日本,影響日本人變得更不愛吃肉,這也讓山豬的馴化過程比亞洲其他地區來得晚。西元五世紀佛教東傳之後數百年的時間裡,日本人幾乎成了素食民族,天武天皇甚至下詔出了一道命令「肉食禁止令」,不准百姓們吃肉,這也讓日本民眾不敢光明正大地吃肉,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小吃店裡,開始把馬肉稱為「櫻花」,把山豬肉稱為「牡丹」這個習慣一直流傳到現在。當時的人們相信,牡丹肉可以治百病,具有無病息災的效果,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日本人的豬年不是家豬而是山豬,不過十二生肖被偷龍轉鳳也不是只發生在日本,在越南的牛年指的是水牛,戰鬥民族俄羅斯不過兔年過貓年,阿拉伯人則是把龍年偷偷換成了鱷魚年。

三隻小豬從古代就愛鬧笑話 豬年總有大變化
今年剛好是己亥年,在呂氏春秋的「慎行論察傳」裡寫著這麼一段故事:有一個人讀到了史書上的文章寫著「晉師三豕涉河」(晉軍有三隻小豬過河),孔子的弟子子夏聽了大笑:「錯了喔,這是己亥涉河(己亥年渡河)的意思。」從此「亥豕之誤」專指編輯校對不夠嚴謹產生的現象。而日本歷史上的己亥年,也經常伴隨著社會的大變動。像是天慶 2 年( 939 年)己亥年發生了平將門之亂,接著治承 3 年( 1179 年)己亥年,平清盛發動政變軟禁了後白河法皇,巧合的是,今年( 2019 年)新天皇登基,也發生在己亥年。日本社會中,總傳說著每逢豬年,總會有些大變動,從近一點歷史,1995 年乙亥年發生了阪神淡路大地震, 2007 年則發生了新潟縣大地震。不過,豬年也不都是壞事,像是明治 32 年( 1899 年)日本第一部電影上映,昭和 34 年( 1959 年)日本的民間放送富士電視台開啟了日本的電視時代。一些知名的日本品牌也都是在這個動盪的年代創立,像是阪神鐵道、森永製菓、京瓷以及 NEC 這些超過半個世紀甚至百年的企業至今也是毅力不搖,可以確定的是豬年是一個蓄勢待發的一年,當養精蓄銳之後,就能像頭野豬一樣「豬突猛進」。
福澤喬 每天兩分鐘 帶你從縱深潛入 認識日本這個鄰居當了十幾年的記者,希望做的事情就是用文字、影像去傳達心中的一些想法。如果喜歡這篇文章也請讓我知道更歡迎Follow
讓我可以調整寫作內容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