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千禧世代有六成以上存款為零 四海為家成了趨勢
過去日本曾經跟台灣一樣,是個全民儲蓄的大國。但是最近一份調查報告中卻發現,日本 30~49 歲的男女中,有將近三成的民眾存款是零。這代表著現在日本三、四十歲的人當中,每四個人就有一個人身上沒有任何存款。即便有存款,存款低於 100 萬日圓的人還佔了六成以上。這個結果看在昭和時代出生的日本人眼裡,真的有些膽戰心驚,畢竟對他們來說「儲蓄」意味著到老可以過得平穩、過得好。現代千禧世代的年輕人早就不這麼想,他們分成了兩個截然不同的群體,一邊是極致的享樂主義,他們覺得把錢存下來等到未来才花,還不如享受當下。另一群則是消極主義論者,他們對於未来不抱著希望,存再多的錢也不能保證未来就一定可以幸福美好。這群被稱為千禧世代的族群,在生活觀念上分成了積極型千禧世代與消極型的千禧世代,但是他們對於儲蓄這一件事情,卻有志一同的選擇了跟他們上一個世代的人完全不同的道路。
積極型千禧世代收入高 花費也高
積極型千禧世代消費力旺盛,他們很多都是大學一畢業就進入總部位在東京的大企業裡工作,一年的收入至少也有 600~800 萬日圓,這個收入跟其他同年齡的人,年平均收入只有 400 萬日圓上下相比,算是一群天之驕子。他們的職業大都是在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大型進出口商社或是 IT 以及廣告業界。對他們來說,一次吃飯的花費大概在 3 萬日圓上下,在惠比壽、目黑租一間月租 16 萬的房子一個人住,周圍的朋友年收入很少低於 550 萬日圓的,他們也就慢慢形成自己的生活圈與社會的其他人有意無意的區隔開了。
花錢接受生活的挑戰 但是依舊留有大和魂
他們雖然收入豐富,但是卻也不像他們的上一代喜歡把錢直接存入銀行。對他們來說,金錢必須要流動才有價值。所以他們會把這些收入花費在各式各樣客製化的行程上,像是到非洲坦桑尼亞打獵或是挑戰南極的極地旅程。今年才 27 歲的田中茂在 IT 產業負責程式開發,他認為「旅行的目的,就是要去一些非日常的地方。大家都沒辦法去的場所,那才是挑戰自己精神力最好的地方。」除了旅行之後,他們也喜歡玩車,當汽車業界悲嘆年輕人不再像過去那樣瘋狂的喜愛汽車,這一群積極型的千禧世代卻很喜歡車,他們收集跑車以及古董車。不過,別看他們的行為好像很歐美,但是他們的內心卻是很愛日本貨,上班穿的西裝一定會去三越買,手上戴的手錶一定會選精工錶,對他們來說,日本代表一種美好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