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自動門的發展史 從航母到列車客車 再到建築物
不論走到便利商店、賣場或是飯店,會發現自動門早就融入我們的生活當中,透過近紅外線的自動感應,大門就能自動開啟。但是你可能不知道,近代自動門最早的運用並不是在建築物上,而是裝載在艦艇、車輛這些交通工具上。根據日本全國自動門協會事務局長關尾直人手上的資料,日本最早的自動門,是拿來運用在航空母艦的防火、防彈的設備上「不過,這些現在也只有設計圖上的資料,並沒有照片可以用來佐證。」真正有圖有真相,是在 1926 年當時日本的鐵道省運用空氣壓縮機的原理,將自動門安裝在部分的列車客車上。當時在列車的客車安裝自動門最主要的用途是為了縮短每個車站停靠的時間,同時避免車長在關門時夾傷手指。
研發建築物用自動門的逆向工程
運用在建築物上,要一直到 1931 年在美國的康乃狄克州的一家餐廳,在廚房以及外場之間加裝了氣壓式的自動門,讓服務員可以順利的從廚房端菜到外場,建築物用的自動門才算是真正普及開來。日本第一個開發建築物用自動門的是專門生產鐵路用制動器的日本エヤーブレーキ公司。二戰之後,他們與美國國家新機械公司合作生產開發鐵路車輛用自動門,據說當時美國國家新機械公司就告訴日本エヤーブレーキ的社長:「我們已經開發了建築物用的自動門,你們有興趣嗎?」於是日本エヤーブレーキ決定投入研究團隊開發建築物自動門,但是據說當時美方只給日本樣品,並沒有給任何與建築物自動門有關的設計圖,於是日方只能把拿到的自動門,用逆向工程的方式,將所有的零件拆開,一個一個的研究組裝,直到 1956 年才開發出第一座建築用的空氣壓縮自動門。
自動門的設計改進 從前後開闔到左右開啟
日本最早採用自動門的兩棟建築,一棟是第一銀行神戶分行,另外一棟是金澤醫院。據說當時安裝一座自動門的費用,大概可以蓋一棟兩層樓的平房。當時的第一銀行是為了要展現出銀行的高級感,而金澤醫院完全是為了手術室的衛生安全考量,不管是什麼理由,這也開啟了日本各行業在自家的門口安裝自動門的風氣。當時的自動門採取的是美國設計規格,所以自動門採用的是前後開闔式。但是這種前後開闔會有一個問題,當人站在由內往外推的這一邊時,會覺得很方便,如果站在反方向,就會被開啟的門打到。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許多大樓會將出口以及入口分開。不過,還有一個問題,日本是個颱風很多的國家,遇到颱風季節的時候,前後開闔的大門,不一定可以抵擋迎面而來的強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