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傳統養蠶業再度迎來榮光 絲綢食品可以解除糧食危機
聯合國糧農組織預估到了 2050 年全球人口將會突破 90 億人,全球的環境系統將面臨龐大的糧食壓力,尤其當農業用地、水源、森林以及漁場漸漸的枯竭之後,人類基本的蛋白質來源也將會遇到短缺的問題。根據糧農組織的研究報告,昆蟲所產生的蛋白質比其他動物的動物性蛋白質轉換率來得高,要生產同樣數量的動物性蛋白質,蟋蟀只需要牛的 1/6 的食物量就能夠產生,而且昆蟲對於飼料的種類要求不高,不論是廚餘或是堆肥,昆蟲都能夠產生出優質的蛋白質。不過雖然昆蟲看來可能是人類未來蛋白質的救星,但是想到蟋蟀的樣子,大部分的人還是很難克服心理的障礙。有些昆蟲食物的業者將昆蟲碾碎成粉末或是做成肉泥狀,但是真的要把昆蟲食轉換成人們餐桌上的日常食物,怎麼跨過心理門檻成了業者們最大的課題。
昆蟲食品的樣子總讓人敬畏三分
東京一家從 2018 年開始生產昆蟲食品的公司 Ellie 株式會社,社長梶栗隆弘也遇到同樣的問題,不過他認為要突破心理障礙,先從產品的命名開始做起。梶栗隆弘打破過去一直用「昆蟲食」的命名方式,他創造了一款新產品名稱叫做「絲綢食品 Silk food 」絲綢食品用的原料是包著蠶蛹的蠶繭, Ellie 公司收集這些內含蠶蛹的繭磨成粉狀做成食物的原料,梶栗隆弘說:「日本東北幾個海產比較少的縣份,像是長野、群馬、山形、福島很早就把蠶蛹做成佃煮,不過現代人比較難接受一整個蠶蛹的形狀,讓蠶蛹直接在繭裡一起處理磨成粉狀,除了可以獲得蠶蛹的蛋白質之外,還能增加氨基酸以及維他命 B2 的含量。」現在一些運動補充的高蛋白粉也開始採用這類蠶蛹所提煉出來的優質蛋白當成高蛋白粉的原料。
3D 食品列印的墨水 必須來自蠶繭蠶蛹的高蛋白質
梶栗隆弘從唸書的時候,就對未來食材一直有著濃厚的興趣,大學畢業之後,先進到食品廠工作了三年,累積了一定的經驗之後。 2017 年獨立創建 Ellie 食品公司,不過當時還沒有想到要投入昆蟲食品的研究。「當時的興趣是 3D 食物列印,可是當全心投入之後才發現,這些列印食品所需要的『墨水』才是真正的關鍵,『墨水』需要大量的蛋白質材料,昆蟲食品的真正價值就出現了。」梶栗隆弘說,未來食物的 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