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著迷夾娃娃機? 日本人卻玩扭蛋機

當台灣的街頭巷尾還在玩抓娃娃機的時候,日本則是流行被稱為「咖掐咖掐」的扭蛋機。隨著日本全國上下熱烈推廣「Cool Japan 」計畫,扭蛋機裡的各式公仔也成了日本對外的觀光大使,只要到東京宅男天堂的秋葉原,隨處可以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人,換了滿手的零錢,蹲在扭蛋機前面,就是為了要轉出限量公仔,有些熱門的扭蛋機門市,一天就可以來回進出至少 2,000 人次以上。

金肉人橡皮擦 日本每人有一個
日本扭蛋是在 1980 年代從美國傳入日本,由日本的玩具大廠 BANDAI 製作了一系列的「金肉人橡皮擦」放在文具雜貨店門口,許多小朋友為了要扭出最新的「金肉人」,一下課就全擠到了扭蛋機前面,這也造成了扭蛋機在日本的第一波熱潮,根據 BANDAI 的統計,從 1987 年開始發行到 1991 年,總共賣出了 1 億 8,000 萬個金肉人,相當於日本每一個人都有一個金肉人。接著這股熱潮冷卻了將近十年,直到 2000 年又再燃起新一波扭蛋熱潮,但是跟第一波不同的是,這一波的扭蛋熱開始擺脫了過去以漫畫卡通主角為主的模式,更多生活化的設計。而最近第三波的風潮則是由「杯緣子」引爆,很意外的是杯緣子的族群居然以女性居多。

試著用扭蛋 振興觀光正在夯
根據統計,日本的扭蛋市場大約 335 億日元的產值。現在的扭蛋內容可以分成「兒童級」以及「大人級」,大人級的扭蛋中最受歡迎的,應該是與地方色彩結合的地方限量扭蛋系列,像是石川縣小松市的「九谷陶泉」燒製出各式各樣的筷架,放入扭蛋機裡,沒想到7 個月內可以賣掉 4,000 多個。除了九谷陶泉的陶器之外,日本海洋堂從 2012 年開始推出地方色彩的「土產模型系列」也很受歡迎,東京的雷門、京都的舞伎,或是各個地方的鐵道、火車、汽車模型,海洋堂每次只要推出新的扭蛋,很快就得再補貨。這些不一樣的「地方土產」也是外國觀光客的最愛。

每年出品上百種商品 創意需要異業結盟
除了地方特色的扭蛋之外,還有不同環境議題的扭蛋,像是戽斗星球的動物們,因為地球食物缺少了,所以都進化成了下巴戽斗的模樣,為的就是可以用厚實的下顎,咬斷巨木以及大石攝取養份維持生命。又或者是像是在杯子上擺著各式各樣不同姿勢的杯緣子,從她專心又滿滿的萌樣,總能帶來不少療癒的效果。現在扭蛋商,每個月平均要推出上百種不同主題的商品,為了要維持創意源源不斷, BANDAI 開始跟各個設計公司或是廣告公司合作, 由這些公司的員工提供提案沒過的公仔或是隨意的塗鴉作品,經過評選委員會通過之後,就可以將草圖送往中國深圳的工廠加工製造。這樣合作的好處,不但讓設計或是廣告公司的失敗創意可以敗部復活,也讓 BANDAI 這間玩具公司能夠維持每個月大量推出不同扭蛋商品的需求。

中國製造中國買不到 好東西全都流出去
造成第三波的扭蛋風潮,來自台灣、香港以及中國的觀光客功不可沒,日本一些機場的候機室加裝了不少的扭蛋機,光是關西國際機場第二航廈,就有 118 台扭蛋機同時營運。「這些扭蛋機都放在候機室大廳,當時的目的就是希望在旅客飛離日本之前,能夠把身上的零錢全部留下來。」負責機場營運的加藤隆志把當時設立扭蛋機的目的解釋得很清楚。「日本扭蛋機裡面的公仔,有六成以上是中國製造,看到中國人搶著拿中國製造的公仔,還是覺得很有趣。」
福澤喬,帶你從縱深潛入去認識日本這個鄰居。當了十幾年的記者,希望做的事情就是用文字、影像去傳達心中的一些想法。如果喜歡這篇文章也請讓我知道,同時歡迎Follow
這是讓我調整寫作方向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