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二戰之後的女性 一生的生理期次數多了 500 回!?
今年 4 月全聯小編的臉書粉絲頁上有這麽一段話:「全台最佳男友的人選在新竹」,因為根據全聯內部銷貨數據顯示,到全聯消費的男性當中,以新竹的男性購買衛生棉的頻率最高。幫女孩子買衛生棉就是暖男嗎?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必須更嚴肅思考一件事情:明明女孩子的生理期就跟人們肚子餓了想吃飯、累了想睡覺一樣,都是身體機能反應的一部分,為什麼要羞於啟齒?才使得願意去幫女孩子買衛生棉的男生,被稱為暖男?
日本社會的月經禁忌 將生理期當成洪水猛獸
在日本也同樣認為女性每個月的生理期是一件令人難為情的事情,根據日本歷史社會學者田中光寫的「生理用品社會史」上的記載,日本的「月經禁忌」大約從一千多年前的平安時代就已經形成,當時認為女性的生理期代表的是「恐怖」、「污穢」。雖然到了 1872 年,明治政府立法廢除了「月經禁忌」的錯誤觀念,但是當時的日本,還是有很多地方認為生產過後以及生理期間的女性,必須要在這段期間住在「月經小屋」才不會讓家人招致災厄,這樣的習俗一直到二戰結束之後才被真正的廢除。不過日本社會卻已經有默契地把生理期看成是件令人尷尬的事,所以只要到便利商店或是藥妝店購買衛生棉,店家總會「貼心」的另外用一個不透明的紙袋把生理用品裝起來。
No Bag for Me, 拒絕店家「好意」的紙袋包裝
一直到今年 6 月,開始有一群女性在社群網路上發起「 #NoBagForMe」的活動,他們認為女生買生理用品就好像人會餓會累一樣的自然,沒有必要像做了什麼壞事似的遮遮掩掩,社會不該用異樣、差別的眼光來看女性生理期這一件事情。尤其是現代職業婦女,因為少子化以及工作型態的關係,她們一生必須經歷生理期的次數,比二戰之前的婦女平均多了 400~500 次以上。即便每個女生,生理痛的程度會因為體質或是身體狀況會有所不同,但是這些疼痛,卻是一起在職場工作的男同事們一輩子都無法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