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的鄉下女孩 為了幫姊妹們圓夢研發爸爸活交友平台

最近幾年在年輕日本女孩之間流行「爸爸活」,簡單的一句話來說就是:「接受大叔們的金錢援助,陪著大叔們約會吃飯,甚至不排除發生關係的一種生活型態。」這也讓爸爸活從一開始,就沒有辦法擺脫「援助交際」甚至「變相性交易」的印象。 2017 年日本出現第一個「爸爸活」的媒合平台 APP 「 paters 」目前登錄的用戶人數超過 30 萬人,男女比例大約是三成男生、七成女性,這七成的女性當中,年紀又以 18~24 歲最多。不過,可能會讓很多人跌破眼鏡的是,開發這款 APP 新創公司的社長卻是一位只上淡妝,戴著一副深度眼鏡來自九州鄉下,甚至高中沒念完的 25 歲女孩他的名字叫做日高亞由美。

以為靠音樂可以維生 到東京就遇到挫折
對於日高亞由美來說 parers 能夠成功,完全是一個意外。日高十歲開始就很喜歡音樂, 17 歲她毅然決定輟學,一個人到東京打拼。日高說:「我那時候天真的以為只要靠著教音樂的薪水就能夠養活自己。」現實世界當然不是他想的那樣,日高一到東京因為沒有學歷,就只能從當攝影公司的小助理開始做起,每天從早工作到半夜,但是每個月的收入卻只有 20 萬日圓左右。不過幸運的是她住的那間公寓「リバ邸」裡,住了許多想要投入新創產業的年輕人。日高在每天的耳濡目染下,他開始把每個月賺來的薪水,全部都投入學習開發應用程式上。

配對想要圓夢的女孩以及幫助圓夢的大叔
有天日高跟幾個同年紀的女性朋友一起吃飯聊天,他才發現同輩女生有不少人現在都靠著「爸爸活」賺些零用錢。女孩子收了這些錢,的確有人會立刻拿去買名牌包、衣服或是到高級餐廳吃些平常吃不到珍饈美饌。可是也有不少的女孩子,攢了這筆錢自己開了美甲店、選品店完成了想要創業的夢想。日高回憶說「我那時候腦袋浮現出,為什麼不能有一個可以讓追求夢想的女孩與支持女孩子圓夢的大叔,雙方可以安心交流的平台?」日高亞由美會有這樣的想法,或許跟他的成長軌跡有關。一個國中畢業的年輕女孩,形單影隻的到繁華的大都會東京工作,如果這段期間能夠獲得大叔的金錢物質的實質幫助,「圓夢」的這一條路也許會更走得更平順些。

爸爸活與援助交際的界線模糊不清
不過「理想總是豐滿、現實卻是骨感」日高的 APP 推出之後立刻被歸類到「約會軟體」,外界總免不了會用有色的眼光來看這一個 APP 。「不能否認,有些女孩子是把 paters 當成援助交際軟體在用,但還是有不少必須白天上課、晚上打工的女孩,因為 paters 的關係讓他們可以不用擔心貸款壓力,好好過上四年大學生活,也能專心唸書攻讀學位。甚至有些女孩子畢業之後,還與大叔們一起開公司,生意做得有聲有色。」

加強資格審查 避免好意被惡用
為了避免惡意使用 paters 也只能花更多精力去進行會員的資格審查。日高期待 paters 可以幫助因為經濟問題不得不放棄追求夢想的姐妹們,多一個堅持下去的勇氣。「雖然社會對於爸爸活的印象到現在還是很負面,但是就我的觀察,的確有不少的男性願意透過實際的經濟援助,幫忙女孩子們圓夢。這對事業有成的大叔們來說,也是另外一種成就。」

加入爸爸活的女孩 心中的目的都不一樣
不過,食色性也。這樣的模式想要擺脫現有的形象,有著根本上的困難。日刊 SPA! 就曾經針對使用 paters 的用戶進行過問卷調查,的確有七成的女性會員月薪不到 20 萬,但是另外三成的女性他們的收入早就超過 30 萬日圓以上,對這高薪的女性族群來說「爸爸活」的目的不在於金錢的多寡,反而是為了證明自己魅力的地方。關於飲食男女之間的問題,本來就很難用一句話說完,不過日高亞由美能夠找到社會脈動篩選出商機,或許才是爸爸活裡最大的贏家。
福澤喬,帶你從縱深潛入去認識日本這個鄰居。當了十幾年的記者,希望做的事情就是用文字、影像去傳達心中的一些想法。如果喜歡這篇文章也請讓我知道,同時歡迎Follow
這是讓我調整寫作方向的做法。
同時歡迎在 Podcast 搜尋【Joel來說日本】讓 Joel 說給你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