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增加的日本高齡人口以及年輕自殺率 將會左右日本社會的未來

每年 9 月 21 日是日本的敬老日,根據日本總務省最新發表的統計,今年日本全國 65 歲以上的人口比去年同期增加了 30 萬人達到 3,617 萬人,佔日本總人口數的 28.7%。尤其是高齡女性的比例更高達 31.6%,幾乎是每四個日本女性當中,就會有一名女性的年紀超過 65 歲。不過另外一個統計數字更令人吃驚,那就是日本 8 月份的自殺人數高達 1,849 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 246 人。這當中有部分人是因為新型冠狀病毒影響生計,逼不得已選擇走上絕路。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增加的人數當中,超過七成是年輕女性。這個結果除了顯示疫情讓女性的就業機會受到嚴重影響之外,還有一個長期被日本社會忽視的家庭暴力問題,疫情期間這些女性長期與有暴力傾向的丈夫共處一室,造成他們無法承受精神壓力選擇輕生。

中年大叔自殺人口減少 但是年輕女子的自殺率卻增加
日本的自殺人數在 2003 年的時候達到歷史高峰 3 萬 4,000 人,之後自殺人數逐年下降到了 2019 年 2 萬人,但是跟歐美其他各國相比這個人數依舊偏高。過去,日本的自殺群體中,以中年大叔佔大多數,他們經常因為失業或是公司經營不善,自覺沒有顏面面對江東父老,逼著自己了結一生。但是隨著女性進入職場的人數逐年增加,加上職場環境以及勞動意識抬頭,過去昭和時代著重打罵教育的職場文化也慢慢地獲得改善,讓中年大叔們肩膀上的壓力減輕了,自殺的人數因此減少。但是,相對的年輕女性的自殺率卻意外地向上攀升。

每四個日本人當中有一個曾經想要自殺!
根據日本財團 2016 年所做的「自殺意識普查」,有超過 53 萬 5,000 名的受訪者表示,過去一年內曾經有過「想死」的念頭,這個數字是實際自殺者的 20 倍左右。這當中又以 20 歲左右的年輕人佔大多數,也就是日本每個四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曾經認真的思考過想要以自殺結束人生。日本國立精神神經醫療研究中心的精神科醫師松本俊彥說:「很多人的生活遇到困境,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但是他們又怕給別人添麻煩,只能選擇把苦悶埋在心裡默默承受。」這個情況更常發生在年輕的日本女性身上,結果造成他們內心的傷痕無法痊癒,最後只能往牛角尖鑽。松本醫師說:「我們的社會只要聽到有人說『我想死』,會立刻在心裡拉起警報,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去說教、說服,但是很多時候,這些想自殺的人,可能只是想要我們聽他們說說話、吐吐苦水而已。」

自助共助公助的意識太老舊 遠水救不了近火
日本社會學家河合薰就直接在媒體上針對日本新任首相菅義偉提出的「自助、共助、公助以及相互的牽絆」的議題提出批判,他認為菅義偉這個構想與 1970 年代大平正芳就任總理時所提出的「日本型福利社會」的構想沒有兩樣。這也讓日本人養成了不願意麻煩別人、造成別人困擾的習慣,卻也是導致日本社會的自殺率居高不下。經過了 50 年,人類社會在時空背景也早已經改變許多,尤其在疫情持續蔓延的狀況下,許多日本人都覺得自助的努力已經到達了極限,這時候如果還強調過去日本型福利社會的想法,很難解決日漸嚴重的社會孤立問題以及逐漸增加的年輕人自殺問題,這些問題都將會直接腐蝕日本社會以及經濟活動的根基,未來日本的社會問題,光靠自助、共助、公助這樣的口號是沒有辦法解決的。
福澤喬,帶你從縱深潛入去認識日本這個鄰居。當了十幾年的記者,希望做的事情就是用文字、影像去傳達心中的一些想法。如果喜歡這篇文章也請讓我知道,同時歡迎Follow
這是讓我調整寫作方向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