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Member-only story

不動用武器的戰爭 關於地緣政治的故事

Jun 13, 2025

--

川普一上任之後,對全球發動了「對等關稅」,其中美國的對於半導體的晶片以及中國掌握的稀土原料,成了美中對抗中,相互對峙的籌碼。面對2025年的全球政治經濟格局,我們愈發感受到科技與資源競爭的緊張態勢。在美中科技脫鉤、能源危機到供應鏈重組,國家間的互動正從過去的「合作經濟」逐步轉變為「戰略經濟」。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傳統的地緣政治學與經濟學分析工具已無法全面應對現實的複雜性,「地緣政治經濟學」(Geoeconomics)遂成為國際關係與國家戰略的新焦點。

東京大學公共政策大學院教授、國際文化會館地經學研究所(IOG)所長 — — 鈴木一人(Kazuto Suzuki)教授,正是引領這場知識轉型的代表人物。他不僅是日本在經濟安全保障與制裁政策研究領域的重要學者,也在政策現場累積豐富實務經驗,曾經擔任過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伊朗制裁專家小組成員、日本內閣府宇宙政策委員會宇宙安全保障分科會會長等關鍵角色。

鈴木一人於英國薩塞克斯大學獲得現代歐洲研究博士學位,研究範疇涵蓋國際政治經濟、科技政策、歐洲統合、宇宙安全與制裁機制等領域。他的跨領域知識基礎,正好為我們理解當今「經濟如何成為國家武器」的複雜局勢提供了獨特視角。

2024年7月出版的著作《資源と経済の世界地図》,今年出了中文譯本《不動用武器的戰爭》,這正是鈴木將其學術視野與政策實踐經驗結合而成的代表作,試圖重新繪製國家資源競爭的全新地圖,並以「地緣政治經濟學」為核心分析架構,直指半導體與數據兩項當代戰略資產的地經學意涵。

書中第3章〈透過戰略物資半導體 觀察經濟安全〉中,鈴木清楚地表達一個觀點:半導體不再只是產業產品,而是一種關係到國家安全與國際影響力的「戰略物資」。這一概念轉變,標誌著全球經濟與政治互動的新模式。

半導體的價值在於其不可取代性。無論是智慧手機、自動駕駛汽車、戰鬥機還是人工智慧訓練系統,幾乎所有現代科技應用都依賴於高度先進的半導體晶片。而這些晶片的製造與設計過程,正是一條極度全球化、分工精密且地緣敏感的供應鏈。

鈴木指出,這條供應鏈存在幾個高度集中的「鎖喉點」(chokepoints),例如:台灣的台積電(TSMC),主導先進製程晶片製造;荷蘭的ASML,壟斷極紫外光(EUV)曝光機,以及日本的信越化學、東京威力科創等企業,掌握關鍵半導體材料與製造設備。

這些節點的地緣政治敏感性與替代困難性,使半導體產業變得極易受到制裁、戰爭或災害的影響。正如武漢肺炎疫情與俄烏戰爭所揭示的那樣,供應鏈一旦中斷,影響將如骨牌般擴散至全球經濟體系。

鈴木強調:「經濟安全保障」不再僅是進出口數據上的調整問題,而是國家整體戰略的核心要素。他使用「エコノミック・ステイトクラフト」(Economic Statecraft,經濟威懾戰略)一詞,來描述國家如何透過出口管制、投資審查、補貼政策等方式,將經濟工具武器化,以達成政治與安全目的。

--

--

Joel Fukuzawa
Joel Fukuzawa

Written by Joel Fukuzawa

福澤 喬_東亜人間社会観察,喜歡讀書與你分享。每天兩分鐘帶你窺探東亞的社會文化動態與經濟趨勢。所有文章不提供免費轉載,如有合作需求請先 email :fukuzawanewmedia@gmail.com

No responses yet